我欲学为农,力耕不逢岁。
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
誓将弃犁锄,亦复罢书史。
长随马少游,浮湛自闾里。

【注释】:

1)“学为农”:想要学习耕种。

2)“力耕不逢岁”:想要努力耕种却遭遇荒年。

3)“儒冠”:古代读书人头戴的帽子。这里指读书人。

4)“亦复罢书史”:也放弃了书本和史书的学习。

5)“长随马少游”:常常跟随年轻的马少游。

6)“浮湛自闾里”:在乡间过着浮沉不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在科举失利后,抒发自己对仕途不满之情而作。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首句“我欲学为农,力耕不逢岁”,表现了诗人想要投身到农业生产中去的愿望,但现实却是他无法实现,因为每年都有饥荒出现,农民们辛苦耕耘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收获,这让他深感失望。

次句“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读书人,但却发现自己的努力往往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读书人反而更容易饿死。这种反差让诗人感到十分痛心。

三、四两联,诗人表示要放弃读书、做官的打算,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誓将弃犁锄,亦复罢书史”表明他要抛弃农耕和学问,不再追求功名利禄。“长随马少游,浮湛自闾里”则说明他将追随朋友马少游,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