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六日如春旦,偶向溪亭适吾倦。
山耶云耶远莫知,但见青苍属仍断。
其馀杂树亦稍稍,复有深溪临断岸。
谓言雨后当有梅,倚薄敷丛忽陵乱。
一杯共摩石田甘,走笔题诗待君窜。
因之并寄伯仁君,傥肯来游驱款段。
【解析】
“周文显之子来过因斯远过余于智门相与坐于遗爱亭上”,是第一句,意为:我的儿子周文显远道而来,在智门与我相会共坐。
“仲冬六日如春旦,偶向溪亭适吾倦,山耶云耶远莫知,但见青苍属仍断”,是第二至四句,是说:到了仲冬天气像春天一样温暖,偶尔来到溪边的亭子,正合我那慵懒的心境;远处不知是什么山或云,只见青山依然苍翠,只是被风吹断了。
“其馀杂树亦稍稍,复有深溪临断岸”,是第五至七句,是说:其他树木也在逐渐长成,又有一条深深的溪流傍着断崖。
“谓言雨后当有梅,倚薄敷丛忽陵乱,一杯共摩石田甘,走笔题诗待君窜”,这是第八至第九、十句,意谓:你告诉我雨后将有梅花开放,倚着疏枝覆盖的丛中忽然间变得凌乱了;我们共同品鉴石田的甘美,挥毫书写诗句等着你来修改。
“因之并寄伯仁君,傥肯来游驱款段”,这是最后两句,是说:因此一并寄给伯仁兄,如果愿意来访,那就赶快来啊!这里“伯仁”是指王羲之(字逸少),他是谢安的朋友,也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谢安处看到谢安的书法《兰亭序》,十分赞赏,于是写了一篇序文送给谢安。谢安收到以后,请人抄写一遍送给他的朋友范宁。范宁看过之后,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就拿去给王导看,王导看了以后非常赞赏,便让王羲之重写一遍送给范宁。范宁拿到手一看,发现王羲之的字写得更好,于是把文章还给王羲之说:“你的文章已经写得非常好了,不用再抄写了。”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后来人们便称王羲之的字为“书圣”。
【答案】
周文显之子来过因斯远过余于智门相与坐于遗爱亭上书所见附寄文显
译文:
仲冬天气像春天一样温暖,偶尔来到溪边的亭子,正合我那慵懒的心境;远处不知是什么山或云,只见青山依然苍翠,只是被风吹断了。其他树木也在逐渐长成,又有一条深深的溪流傍着断崖。我们共同品鉴石田的甘美,挥毫书写诗句等着你来修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和友人一起赏玩美景时作。全诗以景物为中心,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