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州忆当南渡初,居有曾吕守则徐。
本门林下亦此渠,往往诗流非酒徒。
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也不恶。
李今作舟大如斗,公更蕲春方待守。
几宵春雨落连明,南池水满春草生。
不知春兴凡几首,寄我因之报安否。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作者当时任朝奉郎,出知蕲州。诗中以“南渡初”指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之初;“吾州”指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居有曾吕守则徐”,指曾布、吕大防、王安礼等名相;“本门林下亦此渠”,指苏轼的家乡眉山;“往往诗流非酒徒”,指苏轼本人;“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也不恶”,指黄庭坚和晁补之。
首联:“吾州忆当南渡初,居有曾吕守则徐。”
诗人回忆自己从江南到湖北蕲州任地方长官时的旧事。曾布、吕大防是北宋名臣,他们治理地方时很重视教化。
颔联:“本门林下亦此渠,往往诗流非酒徒。”
这里指的是苏轼的家乡眉山。东坡先生是眉山人,他的家乡也有许多文人雅士。
颈联:“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也不恶。”
意思是说自从南渡以后,这些文化传统的风气变得萧条冷落了。但苏轼与黄庭坚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操守。
尾联:“李今作舟大如斗,公更蕲春方待守。”
李即李清照,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在家乡居住。黄庭坚是李清照的挚友,所以黄庭坚也来到家乡居住。黄庭坚后来在家乡为苏轼建祠堂,苏轼也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
末联:“几宵春雨落连明,南池水满春草生。”
这两句写诗人在蕲州的所闻所见。春天的夜晚,细雨绵绵,诗人站在江边望着那满眼的绿意,想到自己已经离开故土多年,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