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俗虽勤俭,并儿可叹嗟。
井牵长颈盎,山驾破辕车。
八月霜如霰,三春雹似瓜。
头蓬非愿女,膏沐欠油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嘲咏诗(注释)
尧俗虽勤俭,并儿可叹嗟。(第一、二句)
尧帝时代风俗俭朴,但百姓仍要叹息。
井牵长颈盎,山驾破辕车。(第三、四句)
水井被绳索牵引着,山里人驾车用的是破旧的车轴。
八月霜如霰,三春雹似瓜。(第五、六句)
八月时霜像雪粒,春天时冰雹像瓜果。
头蓬非愿女,膏沐欠油麻。(第七、八句)
头发蓬松不是愿意的妇女,洗澡涂油缺少了油麻。
译文:
尧帝时期风俗俭朴,但是百姓仍然叹息。水井被绳索牵引着,山里人驾车用的是破旧的车轴。八月时霜像雪粒,春天时冰雹像瓜果。头发蓬松不是愿意的妇女,洗澡涂油缺少了油麻。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他通过描绘尧帝时代的风俗俭朴,与当今社会的奢靡对比,表达了对古代节俭美德的怀念。同时,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以及普通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史”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