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雾豹不归山,文采时时见一斑。
奔走正忙诗更好,此心何处得安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进行。此诗写诗人骑在马背上,正忙碌于奔走之中,忽然看见山间雾气缭绕,一只豹子隐没其中,于是停下了脚步,欣赏起山间的美景;然而这美丽的景致却只让他看到了豹子身上的一斑,而真正的美却隐藏在豹子的身后。“谁教”、“时时”写出诗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之情。
【答案】
注释:
①骑:骑着马。②次子:指小儿子。③磐(pán):大石头。④文采:这里指豹子的花纹。
译文:
谁教雾豹不归山?文采时时见一斑。
奔波忙于诗更好,此心何处得安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中偶遇山间雾气时写的即兴之作。诗人骑马行至半山腰,突然看到山间浓雾弥漫,隐约可见一只豹子藏身雾中,便驻足观赏,并作此诗。“谁教”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欣赏。豹虽凶猛但有文采,它时时显露出斑纹,使诗人为之陶醉。诗人感叹自己奔波劳碌,却无暇静心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只能让诗意更美妙。全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