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
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
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
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注释:
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
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
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
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在东轩即景而作,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全诗以“东轩”为中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认为,逃避世俗纷扰,寻找一个清静之地,是人生的一种选择。通过修炼身心,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净化,是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途径。
“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美好。在外界的纷争之外,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在壶中,诗人找到了别样的春天。这里的“元无事”指的是内心世界的平静和安宁,而“别有春”则是指壶中之景,如同春天一般的美好与生机勃勃。
“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这两句诗通过对水声和山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闲适与安逸。水声清幽,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山色秀丽,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美丽的视觉享受。同时,“上衣巾”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受。
“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尽管他渴望找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来度过余生,但战争的硝烟依然弥漫在空中,故乡的景象也显得模糊不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东轩即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对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