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未应容谢傅,衮衣行见命周公。
【注释】谢傅:指谢安,字安石。《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君何以不置目?’谢曰:‘此儿小堪付意。’”衮衣行见命周公:语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周公与成王论及“殷之先世”,成王问:“我其即殷子乎?”周公答:“则汝殷民也;将予武王成汤之明德,尔尚克肖,不闲于祖乙、丁、康、熙之烈。”
【赏析】
诗题中“丘壑”一词,出自《庄子·刻意》:“古之人在三寸之飡(通“饭”),吐颖(同“饭”)乎九窍(通“窍”)之间,皆得以食。若草芥(通“芥末”)蓬蒿然。虽有天下大冶(炼金术家),弗能以一挦(同“拨”,拔取)也。”丘壑,原指山水,后泛指山野。诗人用“丘壑未应容谢傅”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不屑与世俗之徒为伍的心境。
谢安是晋朝的著名政治家,曾任宰相,人称“谢太傅”。他隐居在会稽东山时,曾自号“东山居士”。此处用“谢傅”代指谢安。“衮衣”是指古代天子所穿的衣服,这里借指高官显位。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封于鲁国。周公曾对周成王说:“吾基比卜商(孔门弟子卜商,即子夏),犹旦暮也;尚恐失之,况其远者乎?”意思是,他的德行还不如孔子,还担心失去他,何况还有更远的人呢!所以周公是古代贤者的典范。此处用“周公”代指古代贤者。
“衮衣”和“命周公”都是比喻,用以形容那些身居高位、掌握重权的权贵。“命周公”一句,既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位,又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不屑之情。
首句写诗人志趣高雅,不屑与世俗之辈为伍。次句写诗人渴望得到重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两句是对偶句,意思连贯,意境深远。
第三句写诗人渴望得到重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里的“重用”,指的是被委以重任。这里的“栋梁”,指的是国家的支柱。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望”、“求”、“任”、“用”。其中,“望”表示期盼、渴望,意为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所用。“求”表示寻找、寻求,意为诗人正在积极寻找能够为国家所用的机会。“任”表示承担、接受,意为诗人已经做好了承担重任的准备。“用”表示使用、发挥,意为诗人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句写诗人对于权贵的轻视。这里的“轻”,可以理解为蔑视、不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身居高位、掌握重权的权贵们,他们并不值得诗人去重视或者关注。这里的“轻”,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轻蔑态度,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们的不满和反感,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尾联写诗人对于权贵们的不屑。这里的“笑”,可以理解为嘲笑、讥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身居高位、掌握重权的权贵们,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不值得诗人去嘲笑或者讽刺。这里的“笑”,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轻蔑态度,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们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立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