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
夏夜用人韵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
注释:
散员居事外 —— 我只是一个闲散的官员,没有实际的工作责任。
罪籍比刑馀 —— 我的罪名已经达到了可以减免刑罚的程度。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 我感叹自己如同山中的樊笼一样被束缚,只有惊恐地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 夜晚我独自坐在书房里,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和天上的银河,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和模糊。
兀坐穷清景 —— 我坐在那里,四周都是清澈的景象,但却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明朝晓看书 ——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要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但想到昨夜的清冷和孤独,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孤独与无奈之情的作品。首句“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闲散官员的身份,以及他的罪行可能达到免除刑罚的程度。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即一个没有实权、被边缘化的官员形象。接下来“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艰难。这里“山樊热”象征着困境,而“岁月除”则表示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时光无法挽留的感觉。
在诗的第二联“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中,诗人通过描写深夜时分的场景来抒发自己的孤独感。这里的“城楼传漏远”意味着夜晚的寂静和漫长,而“河汉晓星疏”则描绘了天空中的银河和稀疏的星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诗的第三联“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则是对前两句情感的延续。这里的“兀坐穷清景”指的是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空旷的环境,而“明朝晓看书”则暗示了诗人虽然面对孤独,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尽管环境清静,但诗人的内心并不平静,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无奈和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边缘人物的形象。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