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常自足,谓欠亦谁增。
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
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
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
【注释】
闲居:安闲地居住。常自足:经常感到满足。谓:认为,以为。欠:不足之处。谁增:增加谁的。辟谷:不食五谷杂粮(指道家修炼者不吃食物)。知难学:知道学是困难的。餐霞:饮霞。岂易能:怎么容易能做到呢?饕地主:贪吃的地主。慁:使……害怕。邻僧:近邻和尚。白日:白天,太阳光照耀的时候。扃户:关上门。点灯:点上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句法整齐,节奏鲜明。从字面意思来看,诗人在描述他的日常生活,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更深层的意思。
首句“闲居常自足”,诗人说自己安闲地过着隐居生活,总是感到心满意足。这里的“闲居”是指隐居的生活状态,而“常自足”则是说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感到非常满意。
第二句“谓欠亦谁增”,诗人说,即使有什么不足之处,也不应该向别人要求增加什么。这里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满足了,不需要再去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或精神财富了。
第三句“辟谷知难学”,诗人感叹学习辟谷之术是非常困难的。辟谷是一种道教修炼方法,通过不吃食物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里用“知难学”来形容这一过程的困难程度,表明诗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四句“餐霞岂易能”,诗人进一步强调,想要做到餐霞之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餐霞是指饮仙酒、吸仙气等修炼成仙的境界,这里用“岂易能”来表示这种境界是多么高深莫测,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最后一句“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诗人以两个比喻来说明自己的清贫和淡泊。“菜非饕地主”意味着自己并不贪婪地追求美食,而是能够节制欲望,不为五谷杂粮所困扰;“米不慁邻僧”则是指自己不贪慕他人的财物和名誉,不让自己成为邻居和尚的负担。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贫和淡泊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即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和修养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