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时清透骨,聚处细成緺。
灰厚火得所,山深风奈何。
四窗都纸破,比舍得香多。
利彼与自利,吾心宁有他。
【注释】
疏陋:简陋。焚香:点着香料烧香。斋(jie):书房。不甚觉:不觉得。风以流:风随着香气飘散。四十言:四句诗,共二十个字。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四句,内容十分简明。前二句写诗人在山房中点燃香料,听到隔壁人家的炉火声而感到心旷神怡;后二句写自己对此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香味随风而逝了,而炉火却燃烧得很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胸襟和高远清逸的情怀。
“山斋疏陋每焚香”,开头两句是描写诗人在山中书房里燃起香料,闻邻家炉火而感到精神愉悦的情景。“山斋疏陋”四字,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幽静、简朴。“疏陋”一词,既指简陋,也含有疏远尘世之意。“每焚香”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四句是写诗人对隔壁人家炉火声的反应。“闻时清透骨”二句,是说闻到那炉火的清香,使人感到精神清爽,仿佛沁入骨髓一般。这两句诗,用一“闻”字将两个互不相关的事物联结在了一起。
第五、六句是写诗人对此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灰厚火得所”二句,意思是说,那香灰很厚,而炉火旺盛,似乎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二句诗,从侧面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恬淡。
最后二句则是写诗人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比舍得香多”一句,是说诗人对自己焚香之事并不在意,甚至觉得有点多余。“利彼与自利,吾心宁有他”二句,意思是说,我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别人的利益。这最后二句,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五律诗写得简洁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够表现出诗人那种超脱俗世、宁静淡泊的心境。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