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遍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辛未除夜

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遍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译文】
除夕之夜,爆竹声中难掩寂寥,桃符贴上家门迎祥瑞。
年迈之人难以抵御时光流逝,春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
桂岭之家住何方,茅屋之中美酒盈杯。
小笼包着暖和的棉被,夜晚梦境伴我直至黄昏。

【赏析】
辛未除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除夕夜、大年夜,通常在农历年底最后一个月的十五日举行。此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亲情珍贵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爆竹懒能熏”,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氛围,但爆竹声却显得异常寂静,无法驱散岁月的沉寂。这里“懒”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也透露出对喧闹世界的超脱。

第二句“桃符又上门”,指的是家中悬挂着的桃木制的门神画像,象征着驱邪避灾,祈求平安。这句诗通过“又上门”这一动作细节,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接下来两句“老身迷岁月,春色遍乾坤”,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老身”指诗人本人,“迷岁月”意味着岁月无情地带走了青春,让人感到无奈和惆怅。而“春色遍乾坤”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使得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尽管诗人年事已高,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第四句“桂岭家何在”,提到了一个具体的地方——桂岭,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茅堂酒满尊,小笼温衲被”,展现了诗人在家中欢度佳节的场景。“小笼温衲被”可能指的是用小笼包着的温暖被子,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而“清梦接黄昏”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夜晚中,沉浸在美好梦境中,直到天色渐晚。

这首诗通过除夕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爆竹、桃符、春色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