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归赵璧,我不厌干戈。
万古青天在,三年白骨多。
春风仍岁月,世界自山河。
宁忍委国难,飞身入薜萝。

【诗句释义】

未能归赵璧,我不厌干戈。

万古青天在,三年白骨多。

春风仍岁月,世界自山河。

宁忍委国难,飞身入薜萝。

【译文】
未能归还赵国的宝玉,我不厌倦干戈。
自古以来,青天常在,而三年之中却有许多白骨。
春风依然吹拂着岁月,世界自有山河。
岂能忍受国家危难,我宁愿投身薜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不愿苟且偷安、畏缩逃避,而是毅然选择英勇抗争的决心。

【注释】
写愤四首: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谪,于是写下《写愤》四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愤慨和哀愁,此为其中之一。
赵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得璧于荆山,欲以和氏璧换璞玉,蔺相如认为璧是无价之宝,不能与璞玉换取,于是将璧留在秦庭,使秦国不敢妄动。这里的“赵璧”指的是赵国的宝玉,也象征着国家的珍宝。
干戈:《诗经·周南·关雎》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即干戈。在这里指代战争。
青天:这里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也可以比喻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白骨:形容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破坏,也暗喻国家的衰败。
春风仍岁月:意谓尽管时光流逝,但春风依旧,岁月如故。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世界自山河:意为整个世界就像山河一样广阔无垠,暗示国家的疆土辽阔。
委国难:意为忍受并承担国家的危险和困难。
薜萝: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或隐逸者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无奈和抉择。他既不愿因畏惧而放弃抗争,又无法摆脱命运的限制。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这使得他在艰难中仍能坚持前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