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
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重过龙居寺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
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注释:
- 重来旧游处:再次来到曾经游览的地方。
- 触目景添幽:眼前的景象更加显得幽暗。
- 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忠臣,他们留下了痕迹和忠诚的头颅,但已经断了头,无法再复生。
- 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稀疏的钟声在黄昏的雨中回荡,枯黄的树木在秋天中发出响声。
-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想要把内心的忧愁向人诉说,但是又常常怀着对国家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游昔日游览过的龙居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首句“重来旧游处”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已经多次来到这里,这里的景色已经变得十分幽静。次句“触目景添幽”则是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显得寂静而深远。
第三联“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这里的“故墨”指的是历史上的忠臣,他们已经留下了痕迹和忠诚的头颅,但他们的生命却已经结束了。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四句“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稀疏的钟声在黄昏的雨中回荡,枯黄的树木在秋天中发出响声。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最后两句“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想要把内心的忧愁向人诉说,但是又常常怀着对国家的忧虑。这里的“杞国忧”是指杞国国君因忧虑而失国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国家的忧虑。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