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注释
隋物:隋代的器物。双鼎:指双耳青铜鼎,是隋代的文物。
唐人:唐代的人。八诗传:指唐诗中有八首传世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双鼎和八诗作比,感叹隋代遗物的存留,唐人的诗篇却已失传,寄寓着深沉的历史感慨。
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注释
隋物:隋代的器物。双鼎:指双耳青铜鼎,是隋代的文物。
唐人:唐代的人。八诗传:指唐诗中有八首传世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双鼎和八诗作比,感叹隋代遗物的存留,唐人的诗篇却已失传,寄寓着深沉的历史感慨。
【潭州】 上天甲子庆升平,春到潇湘倍有情。 白璧当天千里共,红莲照夜万枝明。 注释: 潭州:指湖南长沙,唐时称潭州。 上天甲子庆升平:天上出现了甲子年,意味着国家安定,太平昌盛(甲子为干支纪年法中的第12个年份)。 春到潇湘倍有情:春天到来时,景色美好,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感慨。 白璧当天千里共:形容美好的时光与人们共同度过,如同一块洁白的玉璧一样宝贵。 红莲照夜万枝明:红色的莲花在夜晚绽放
刘昉,字方明,潮阳(今属广东)人。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 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为实录院检讨官,因事罢。 以秦桧荐,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自十三年至十八年,三知潭州。 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七、一三七、一五五、一五七。 生卒年:?-
【注释】 膺门:承门。指承恩受宠的门第。下马人:指有才能的人,却不得重用。 【赏析】 诗人自谦地以“下马人”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干,却没有得到重用,只能空怀报国之志,而不得施展。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所写的,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怀才不遇的心情
注释:在紫宸殿拜受皇帝赐的鸣响双笏,佩戴皂盖颁春佩左符。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朝廷官员朝见皇帝的诗。首句描绘了朝见时的场景,官员们手持双笏,头戴皂盖,向皇帝行礼,场面庄重肃穆。第二句则描绘了皇帝赐给官员们的春佩左符,作为他们的身份象征。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礼仪制度和官员们的生活状态
【注释】 风雩三月初三日:风,古地名。 禊事宣和胜永和:宣和是东晋谢安所创的“兰亭修禊”之会的代称。这里指在兰亭修禊。 又见会稽王内史:会稽王内史即王羲之。 兰亭封酒爱新鹅:兰亭,即兰亭集。封酒,用竹筒装的酒。爱新鹅是指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赏析】 此诗作于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前一日,是诗人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的题咏。首二句点出时间地点,三、四句赞美东晋名士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五
【注释】 夜来:晚上。蝴蝶梦:梦中飞入花丛的蝴蝶。翩翩:形容蝴蝶轻捷而美丽地飞翔的样子。刺桐花:又称木麻黄,是一种落叶灌木,叶子呈椭圆形,花期在夏秋季,黄色的花密集成簇,十分美丽。 【译文】 唯有晚上梦见蝴蝶飞舞,它轻盈地飞进了刺桐花丛。 【赏析】 此句描写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诗人在夜晚做了一个关于蝴蝶的梦境,梦里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美丽得让人陶醉。这种梦境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注释】 夜分:深夜时分。逾望月弥晚,宵分在东窗:过了半夜,月光越发显得明亮了,我坐在窗前的书桌旁赏月。逾,通“愈”。逾望,越看。弥晚,越发。宵分,深夜。 随风漏疏隙,散彩夺寒釭: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吹进来,月光像彩色的流光一样透过窗子,照亮了书桌上的灯盏。漏,指漏壶,一种计时器。 留玩坐忘寐,启书对空缸:我留连欣赏着这美丽的月光,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启书,打开书本。空缸
注释: 1. 闭关予非用:我隐居是为了不被世俗所使用,不是为了炫耀自己。 2. 适野子能谋:在野外,儿子可以谋生。这里比喻作者隐居是为了养志。 3. 卒岁共优游:终年一起游玩。卒,尽。 4. 清诗状景物:清新的诗歌描绘了优美的景色。 5. 秀气豁霜秋:秀美的景色使人心胸开阔,仿佛秋天的霜气都消散了。 6. 篇终寄一笑:最后寄希望于一笑。 7. 因以缓心忧:因此缓解了心中忧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