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渡辽东海,星回幕北天。
悠悠乡国别,明日便经年。
注释:春天渡过辽东的海域,星象回旋在幕北的天空。我悠悠地离开了故乡国家,明日就要经过一整年。
赏析:本诗是作者在辽代时写的,诗人在辽国过年,而无法与家乡亲人团聚,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感情。
春渡辽东海,星回幕北天。
悠悠乡国别,明日便经年。
注释:春天渡过辽东的海域,星象回旋在幕北的天空。我悠悠地离开了故乡国家,明日就要经过一整年。
赏析:本诗是作者在辽代时写的,诗人在辽国过年,而无法与家乡亲人团聚,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感情。
南墙双柏天生直,材虽未老心千尺。 注释: - 南墙:指南面的墙壁,常用以象征南方或面向南方的地方。双柏:指两棵柏树,通常代表着坚韧、长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天生直:意为自然生长而直挺,形容树木直立挺拔。材:指树木的质地,也可以指才能、品德等。虽:即使;虽然。未老:尚未衰老。心千尺:意指心灵高远,志向非凡。 - 译文: 南面墙壁上两棵柏树自然生长而直挺,它们的材质尽管尚未苍老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四月河水湍,怒风复相乘。 - "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初。 - "河湍":河流湍急。 - "怒风":猛烈的风。 - "复":再次。 - 译文:四月初,河水湍急,怒风再次助威。 2. 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 - "维绝":船桨折断或无法使用。 - "柁":舵。 - "废":失去。 - "能":能力、技能。 - 译文:船桨折断,船人失去了操控船只的能力。 3.
注释:廉吏如今没有刀剑,仁人古人常以车轴为戒。 译文:现在的廉官吏子没有刀剑,古代的仁人们常常把车轴作为鉴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三首》中的第16首。全诗以“古”字开头,用“今无”、“古戒”两个词语,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人性的影响和腐蚀,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在清廉的政治氛围中,培养出具有仁爱之心、道德情操的人才
【注释】黄葵:一种植物。常倾叶:叶子总倾向一侧,像倾斜的样子。向日不令照其根:太阳光不能直射到它的根上。 【赏析】诗中描写了黄葵的叶片总倾向于一侧,仿佛在向太阳倾斜一样,而它的根部则不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表现出它对阳光的依赖程度很低。诗人通过对黄葵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注释 其十:第十首。颂声,颂扬之声,指对某人的称赞。骚客:诗人,指屈原。误:错。锡贡,进献。禹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木简记事,因称木简为禹书。迟:迟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梁园吟》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雅士的评价。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大禹一样,勤奋努力地治理国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只知颂扬他人而不肯自省的人
其十二 不认识太阳高升时,也分不清月亮升起。 注释: 不识:不知道,不了解。 日高眠起处:指日上三竿之时。即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何如:哪里比得上。 风定舞馀时:比喻风平浪静之后,才能欣赏到舞蹈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宁静的夜晚观赏舞者舞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日出时分与夜晚舞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夜晚舞蹈的美丽之处。同时
【注释】: 美田:美好的田畴。钩盾里:汉代皇宫中苑名。钩,通“钩” 躬稼:亲自耕种。麦,指大小麦。秋馀:秋天的收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农事的诗。全诗以“躬稼”、“麦秋馀”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躬耕劳作的劳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切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震撼
注释翻译: 在混乱的世道,颍水变得浑浊,在太平的时代,颍水变得清澈。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与太平盛世的不同感受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注释】 幽寂:寂静;晦:阴暗。猗猗:芳香而美好的样子。佩:佩玉,古人常将玉饰挂在身上,表示高尚或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深林中秋雨时的景象:深密的树林里,一片寂静,只有秋雨在阴郁地下着,那丛丛芬芳的兰花也似乎在这寂静的秋天里无所依靠而感到孤独。全诗没有直接写人的心情,而是以物传情,表现了诗人的孤高与清高。 前两句写林子很深,秋雨很密,兰花也很香,但它们却显得有些孤单
【注释】: 四月:农历四月,指暮春时节。 火玉:指红艳欲滴的牡丹花,也比喻艳丽娇嫩的女子。 拂露华:即“拂”与“露华”二字连用,形容牡丹花的枝叶如美女轻抚着华丽的衣裳,显得分外娇艳。 【赏析】: 《夏日闲门生李德载》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八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牡丹花开、百花凋谢的画面,赞美了牡丹花的美艳。同时通过描写牡丹的枝叶,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仪态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
东池避暑二首 其二 翠石琅玕色,长杨风雨声。 不须醉剧饮,此地有馀清。 注释: - 东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用于夏日避暑。 - 翠石琅玕色:形容东池的石头色彩斑斓,犹如翡翠一般。 - 长杨风雨声:长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这里指代东池所在地的风景名胜区。风雨声,形容风吹雨打的声音。 - 不须醉剧饮:不必要喝醉酒,尽情地喝。 - 此地有馀清: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
诗句原文: 凉风千个竹,疏雨万枝莲。自是清无寐,非关醉不眠。 注释解释: - 凉风千个竹:指清凉的微风轻拂着无数挺拔的竹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 - 疏雨万枝莲:形容细密的雨丝落在莲花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自是清无寐:自然是因为环境清新,所以不会因为夜晚的寂静而难以入睡。 - 非关醉不眠: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醉酒而难以入睡,但这里指的是因为环境的清新和宁静,使人容易入梦。
【注释】 叔恬:指王叔恬,作者的朋友。府辟入幕:指被官府征请去做幕僚。不谐:不合心意。宛丘:县名,在今河南境内。簿:文书或户籍。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写的诗。诗人先写自己因与朋友意见不合而未能入幕,然后以“闻道珠履客”四句,赞颂了这位有才德的幕僚,表现了一种赞赏之情。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
山尽寒随尽,春归客亦归。 一杯分岁酒,送腊强依依。 注释: 1. 山尽寒随尽:形容冬去春来,山色渐绿,草木复苏,寒冷随之消退。 2. 春归客亦归:春天到来时,旅人也将回到故乡。 3. 一杯分岁酒:用酒杯中盛的酒作为新年的象征,寓意新的一年开始。 4. 送腊强依依:虽然已经辞别了旧的一年,但仍然依依不舍,因为即将开始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古北口守岁的场景
【注释】 苍茫:广阔无边际。六合:指天地四方,也泛指一切空间。渺莽:形容模糊、不分明的样子。三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三个帝王。近:近在咫尺。远:遥远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以宇宙之大为题材,写“近”和“远”。开头两句是说:辽阔的宇宙之外,茫茫无边;远古时代,三皇初起。诗人把宇宙比喻为“六合”,把三皇比作“初起”的事物;这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又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后两句是说:近处未必有
【注释】 菩萨:梵语的音译,是佛教名词,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号:尊称。文殊:文殊师利的简称,文殊师利菩萨为大乘佛教所信奉的十大愿王之一。 禅堂:禅宗讲学处。曲讲:即曲院,唐代长安城内僧寺中讲经说法的地方。 语默:语言和沉默。同源:同一根源。 实:指言语、声音。 不:通“否”,否定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