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心多惊,强寝终不安。
虽是仗忠信,犹有行路难。
古今恶随波,今乃知所患。
胡为出溷浊,幽兴悠然宽。
【注释】
下汴:即下江南,指从北方南下。
畏途心多惊:指心中充满恐惧。
强寝终不安:勉强入睡却总是难以安稳。
忠信:忠诚和信用。
行路难:形容人生路途艰难。
古今恶随波:古人说,“人不能改变历史的大方向”,所以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势。
胡为出溷浊:为什么要出来搅扰这污浊的世界。
幽兴悠然宽:内心的愁苦和烦忧渐渐减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因反对和议而遭贬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面对被贬的境遇,以旷达的情怀来抒发胸中不平之气,表现了其刚正不阿、敢于抗争的个性。
首联“畏途心多惊,强寝终不安。”两句写出了被贬谪者对前途的恐慌与忧虑。诗人认为,即使自己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因为时势所逼,仍无法摆脱厄运。
颔联“虽是仗忠信,犹有行路难。古今恶随波,今乃知所患。”两句指出虽然自己坚守忠诚和信用,但仍然感到行路艰难。诗人感慨地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势。
颈联“胡为出溷浊,幽兴悠然宽。”两句则是诗人对这种境况的反思。诗人认为,与其在污浊的环境中挣扎,不如寻找一种清静的境界,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
尾联“赏析”部分,诗人通过对被贬的情境进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改变现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