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
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注释:
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
释义:
我原本就喜欢郊游,在山林间漫步。在层层的山峦的影子里,我看见彩凤在飞翔。
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译文:
虚空中,一炷香火升起了紫色烟雾,仿佛化为九天之上飘动的云雾,把衣服染得如云一般美丽。
赏析:
《题吉水南华寺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吉水的南华寺中游览时所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写诗人因爱好郊游而拄着藜杖在山中漫步的情态。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时,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世俗的烦恼。颔联“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山间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虚空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形成了一片紫色的烟雾;这些烟雾又仿佛化作了九霄之上飘荡的云彩,将诗人的衣服染成了美丽的颜色。这一联既写出了烟云缥缈、迷蒙变幻的景色,又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景的陶醉与迷恋。颈联“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以“凝碧”形容烟云之浓密、色彩之艳丽,形象生动;又用“化”字点出了这烟云是由虚无缥缈的香烟凝结而成的,增添了诗句的神秘色彩;还用“九天云”喻指那缭绕的烟云,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尾联“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则进一步强调了烟云的变幻无穷、美不胜收。诗人不仅看到了烟云的绚丽多彩,更感受到了它们带给自己的无尽喜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美好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