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催行舻,旌旗转修扛。
千骑如登仙,我心岂得降。
嗣学初元年,德意孚万邦。
不战屈丑虏,威声疾奔泷。
眷言帷幄旧,分符隔涛江。
尚书古司戎,名实尚谁双。
折冲要从容,谈笑空酒缸。
帝曰汝遄归,谋国资敦庞。
无庸斗大州,洪钟受微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考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东风催行舻,旌旗转修扛”是首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春风吹动船帆,旌旗猎猎的生动景象,为后文写景做铺垫。接着“千骑如登仙,我心岂得降”两句,诗人想象自己乘坐的战船如同仙人一般飘然升空,他内心的激动无法平静。这几句诗通过写景,渲染了气氛,烘托出出征将士们英勇无畏、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
第三句“嗣学初元年,德意孚万邦”是第二句。诗人用典,表明自己刚入仕任官之初就承担起重大的政治责任,为国家和百姓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两句是写自己入仕后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
“不战屈丑虏,威声疾奔泷”是第四句。诗人用典,表明自己不与敌人战斗就轻易屈服,但自己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军击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打败敌人,收复失土的豪情壮志。
第五句“眷言帷幄旧,分符隔涛江”是最后两句,这两句是写自己在朝廷中的职位和所处的境地。诗人用典,表明自己虽然身处朝廷之中,但仍然时刻惦记着吴兴这个地方,思念着那里的人。同时,由于自己身在朝廷而远在吴兴之间,因此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忠诚之心。
第六句“尚书古司戎,名实尚谁双”是第一句。这句诗是诗人用典,表明自己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这样的重要官职,名声与实际相符,没有人能够与之媲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工作成绩的骄傲之情。
第七句“折冲要从容,谈笑空酒缸”是第二句。这句诗是说自己虽然肩负重任,但并不感到压力太大,而是从容应对,谈笑风生地处理事务。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待工作的轻松态度以及对工作成果的信心满满。
第八句“帝曰汝遄归,谋国资敦庞”是第三句。这句诗是皇帝对诗人的嘱咐,告诉他要尽快回到吴兴去,为国谋事,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一句表达了皇帝对诗人的关心和期望。
第九句“无庸斗大州,洪钟受微撞”是第四句。这句诗是诗人自勉之词,意思是不要小看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洪钟一样发出巨大声响。这几句表达了诗人自信满满、勇往直前的决心。
【答案】
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
其一
东风催行舻,旌旗转修扛。
千骑如登仙,我心岂得降。
嗣学初元年,德意孚万邦。
不战屈丑虏,威声疾奔泷。
眷言帷幄旧,分符隔涛江。
尚书古司戎,名实尚谁双。
折冲要从容,谈笑空酒缸。
帝曰汝遄归,谋国资敦庞。
无庸斗大州,洪钟受微撞。
赏析:《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吴兴郡守卢兼的一首送别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卢兼的赞扬和鼓励,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