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雍拜颜色,振鹭俱分行。
绣衣浙江滨,再上君子堂。
首尾二十载,持橐侍明光。
厌看南朝山,易绾吴兴章。
煌煌朱两轓,照我梓与桑。
怪我衫始青,怜我鬓已苍。
颇复见劳苦,感慨激中肠。
向来官如泥,葡萄换西凉。
剪翎但鸣悲,坐阅百鸟翔。
公为世良师,医国有禁方。
颇闻药笼中,臭味久已尝。
小草存远志,未用出声妨。
采掇公弗疑,结根稔风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吴兴李判官》中的第四首。
【注释】
西雍:古地名,今陕西中部一带。
振鹭:比喻官员。
绣衣:官袍。浙江滨:指吴兴(今江苏苏州)。
再上君子堂:再次被召入朝廷。
厌看:讨厌看到。
南朝山:指南朝时建康(今南京)一带的山。
煌煌朱两轓,照我梓与桑:指代自己的官职。两轓:古代车驾出行时的仪仗。
怪我衫始青,怜我鬓已苍:说自己年纪大了。
颇复见劳苦:又看到你的辛劳。
公为世良师,医国有禁方:称赞你是一位好的教师,为国家治理国事。
小草存远志,未用出声妨:比喻自己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并不张扬。
采掇公弗疑,结根稔风霜:表示自己会像你一样,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送给吴兴李判官的一首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敬爱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
“西雍拜颜色,振鹭俱分行。”这里描绘了一幅官员们齐集一堂、庄重肃穆的场景。
“绣衣浙江滨,再上君子堂。”则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再次被召入朝廷的画面。
“首尾二十载,持橐侍明光。”则表达了对朋友二十年辛勤工作的赞美。
“厌看南朝山,易绾吴兴章。”则表达了对朋友离开家乡,到京城工作的喜悦之情。
“煌煌朱两轓,照我梓与桑。”则表达了对朋友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朋友的赞美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敬爱之情,又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