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的诗。

首二句说:隐居之地偏僻,所以来客稀少,白天门庭常关着。三、四两句写室内陈设清雅,主人宴坐蒲团稳当。五、六两句说:庭中的花落了不扫,小路上草长得繁密也不去修剪。七八句是全篇之眼,写隐者厌倦世俗生活,喜欢在林泉中徜徉。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写自己虽已远离市朝,但仍不免于俗务的牵累。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懒庵的生活。开头二句“地偏宾至稀”,说明隐居之处偏僻,客人来访很少;“昼静门常掩”则表明主人平时很少外出,过着清苦的隐士生活。三四两句“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描写了居室的陈设。“深房”指幽僻的居所。“纸瓦”形容屋舍简陋朴素,与周围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宴坐”即安坐,这里指盘腿打坐。“蒲团”为佛教徒用的坐具,这里泛称坐垫。“稳”字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宁静安详。

五六两句写庭前庭院中的花落叶子,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也反映出诗人淡泊明志的思想感情。

七八两句写诗人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表现他厌恶世俗、鄙弃荣华富贵的态度。

最后两句“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写隐居者厌倦世俗,喜好林泉,甚至于连市井都懒得走动,可见其厌世之情。

此诗语言质朴,格调清新,表达了诗人恬淡名利、热爱大自然、渴望返朴归真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