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亭隐沦翁,作庵更名懒。
纷纭万念繁,要以一理遣。
我衰百无长,此兴复不浅。
他时傥卜邻,心赏符二阮。
【注释】
幔亭:即张孝祥,字子云,号于湖居士。隐居在湖北鄂州。懒庵:张孝祥所居别墅名。
作庵更名懒:建庵时,取《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之意,改名为“懒庵”。
纷纭万念繁,要以一理遣:纷繁复杂的杂念很多,但要用一种道理来遣散这些杂念。
我衰百无长,此兴复不浅:自己衰老,没有什么长进,这爱好自然山水的兴致却并不减退。
他时傥卜邻,心赏符二阮:以后或许能和友人相聚,心领神会地欣赏自然之美,就像东晋王氏兄弟(王羲之、王献之)那样。
【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写对一幅山水画的观赏体会。诗人以闲适自许的心境观画,从画中领悟到作者隐逸的情趣;又通过与作者的交往,领略到其潇洒超脱的意趣;最后还从画外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明快,有如山泉潺潺,清流激石,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幔亭”指张孝祥。“隐沦”指隐居。“作庵更名懒”意思是说建庵时,用《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取了一个名字“懒庵”。“省”字在这里是动词,是反省的意思。“以一理遣”,就是用一个道理来消除繁杂的思绪。
“纷纭万念繁”意思是说我有许多想法和杂念。
“要以一理遣”意思是说要有一个道理来驱除这些杂念。
“我衰百无长”意思是我自己衰老了,没有什么可称道的长处。
“此兴复不浅”意思是说这种喜好自然山水的兴趣并没有减退。
“他时傥卜邻”意思是以后如果能够和友人相聚在一起。“卜邻”,原是古时邻里之间相互访问,问候近况,后来成为互访的代称。
“心赏符二阮”意思是说心里领会到了王羲之、王献之两位大书法家的神韵。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人们常常以“二王”作为书法楷模。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