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
龙洲沙石健,快阁水云多。
场屋科名累,江湖岁月磨。
茅柴一杯酒,相对奈愁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形式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概括。
“阙景初进纳长安”一句中,“阙”是皇帝的居所;“景”指景阳楼;“纳长安”即纳了长安城。“相值于西采石”,西采石,今属安徽芜湖县,在长江之北。这两句写诗人入京时的情景。“话及家事因与对酌”,因为聊起了自己的家人的事,于是两人便一起喝酒。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此时应该是刚到京城而尚未有功名,因此才说“未有还家策”。 “故乡吾太和”,故乡,指家乡。太和,这里泛指长安。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我还没有取得功名,我的家乡就在太和。“龙洲沙石健”,龙洲,地名,在河南巩县东南。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曾在这里隐居读书,自号“鲁郡东阿人”。沙石,指沙丘隐士的遗迹。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我在龙洲沙丘隐居的地方留下了足迹,那里留下了我当年刻苦攻读的痕迹。“快阁水云多”,快阁,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建造的凌云阁。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我在快阁上观赏过许多美丽的景色。“场屋科名累”,场屋,科举考试场地。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我参加过许多场科举考试。“江湖岁月磨”,江湖,指江河湖海,这里代指仕途。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在宦途中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岁月。“茅柴一杯酒,相对奈愁何”,茅柴,用稻草扎成的酒具。这两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感想,意谓:一杯清酒,我们相对而饮,但面对这种境况,又有什么办法呢?诗人在长安没有功名可求,心中不免产生惆怅之情。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面对这种境况,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答案】
阙景初进纳长安/相值于西采石/话及家事因与对酌/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龙洲沙石健/快阁水云多/场屋科名累/江湖岁月磨/茅柴一杯酒/相对奈愁何/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为第一段,首二句写诗人初到长安时的情景,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面对这种境况,又有什么办法呢?”中间两联为第二段,首二句写诗人入京时的情形,三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在宦途中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岁月。”第五六句又回到第一段,尾联再次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面对这种境况,又有什么办法呢?”全诗以“愁”字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