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
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
寓东阳 其二
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
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
注释
- 不学老无似:不追求与年长者相似的生活和学识。
- 艰难却饱谙:即使经历困难,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远从陶靖节:指的是陶渊明的诗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
- 杜征南:指的是唐朝诗人杜牧,以其诗歌风格豪放而著名。
- 意到羹莼适:形容食物虽然简单,但味道恰到好处。
- 贫犹食荠甘:尽管贫困,但依然能品尝到美味的荠菜(一种野菜)。
- 惜无庐可卧:可惜没有住所可以休息。
- 尚绕鹊枝三:在鹊巢上盘旋飞翔三次,可能暗指对故乡或亲人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首句“不学老无似”表明诗人不羡慕年长的学者或文人的生活,而是希望过一种朴素无华的生活。接下来的四句则描述了诗人如何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和交往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人生阅历。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两句提到了两位古代诗人,陶渊明和杜牧,这两位都是诗人心中的榜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诗歌风格深深影响了诗人。这表明诗人不仅欣赏这些诗人的作品,还渴望能够接近他们,向他们学习。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带来满足感;即使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平衡的一种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家乡定居,只能在旅途中辗转,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故乡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陶渊明和杜牧的追忆,以及对自己简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