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

东岩寺避暑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

注释:

  •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如果不是来到寺庙里,哪里能找到避暑的地方呢?
  •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经过雨水的洗礼,房间的地基变得湿润;依傍着山泉的井水,散发出冰冷的气息。
  •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在空荡荡的床上睡觉,感到凉爽如初;松树因潮湿而渗出水分,水滴落在归来的僧人身上。
  •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面对这样的美景和清凉,应该专心致志地享受,但既然要写诗,也不应该被这种宁静所迷惑,不能忘记自己写作的初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岩寺夏日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前四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避暑之地的需求与渴望,以及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宜人。后四句则进一步描述了寺院内的具体景象和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作灵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