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干世策,自请戍边城。
不得兵书力,翻成礼部名。
妓方调锦瑟,客已吊丹旌。
都下人来说,还因喜丧生。
【注释】:
- 干世策:为国出力的策略或计谋。干世,指为国出谋划策。
- 兵书力:指用兵打仗的本领。
- 礼部名:指科举考试时中举的名字,这里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名字(即榜上有名)。
- 调锦瑟:弹奏乐器,这里指弹琴。
- 吊丹旌:指哀悼死者(吊,哀悼;旌,旗帜),这里是说哀悼死者的灵车。
- 都下人:指京城的人。
- 喜丧生:高兴得哭死了,形容非常悲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一个士子因不得功名而伤心流泪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诗以士子之泪为主线,层层深入,最后点明主题。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深沉。
首联“满怀干世策,自请戍边城”,是全诗的总纲。诗人胸怀大志,想为国家效力,于是自告奋勇请求去守边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国家忠诚的高尚品质。
颔联“不得兵书力,翻成礼部名”,进一步揭示了他的遭遇。因为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反而只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成为“礼部名”。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妓方调锦瑟,客已吊丹旌”是诗歌的重点。这里的“妓女”指的是诗人的妻子,“客”则是指自己的知己好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妻子正在调弄着精美的琴瑟,而朋友已经为逝去的亲人哭泣悼念。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心。
尾联“都下人来说,还因喜丧生”则是诗人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他看到京城的人都前来吊唁死者,却因此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来吊唁说明死者生前为人正直善良),甚至因此而丧命。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士子的泪水为线索,层层深入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出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认识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