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先皇帝,弱羽参高翰。
对扬乏鲠论,狂疏犯龙颜。
台简凛霜凝,圣度如天宽。
赦于碓磨中,驱之原隰间。
乘传者四人,记忆独赐环。
重来寖通显,三黜因封还。
岁晚复见收,奏技列从官。
所忠来谕旨,闻卿十年闲。
所著凡几书,颇欲见一斑。
臣既美芹献,上亦停箸观。
曾未逾信宿,王言冠篇端。
孔笔褒贬严,舜歌赓载难。
华颠际休明,幻躯迫尪残。
倦直承明庐,求出函谷关。
彩缬藉金罍,玉柄缀宝纨。
上有二十字,妙画翔龙鸾。
及帝将遗弓,许臣遂挂冠。
古人报一饭,飙驭无路攀。
送不涉胥涛,葬不殉桥山。
长吟黄鸟诗,血泪空汍澜。
【注释】
昔:过去;先皇帝:即汉文帝。弱羽:比喻文采不高的臣子。参高翰:指献上自己的诗文。对扬:向君主呈奏。乏鲠论:缺乏刚直的议论。狂疏:狂妄的奏章。犯龙颜:触犯了皇帝的尊严。台简:御史台的文书,指谏书。凛霜凝:像霜一样凝结,形容寒肃。圣度:圣明的度量。赦于:赦免。碓磨(du mó ):舂米的工具。原隰:低洼的平地。乘传者四人:乘坐驿车的人共有四人。记忆独赐环:独自受到皇帝恩准而返回。三黜(chu ):三次被罢官,后以“三黜”为仕宦失意的代称。因封还:因此被召回朝廷任用。岁晚:年老色衰。复见收:再次被召用。奏技列从官:上朝演奏技艺,在朝中做官。所忠来谕旨,闻卿十年闲:所忠来传达皇上的命令,听说你在十年里没有做过官。所著凡几书?颇欲见一斑:你写的诗有几篇?我很想看看其中的一两篇。臣既美芹献,上亦停箸观(zhù):我献上了这芹菜,皇上也就停止了进膳。曾未逾信宿:还没有超过一个夜晚。王言冠篇端:帝王的话冠于文章之首。孔笔褒贬严,舜歌赓载难:孔子的笔法严厉,舜的歌难以续写。华颠际休明,幻躯迫尪残:等到国家太平时,我也将衰老不堪了。倦直承明庐,求出函谷关:我厌倦了在皇宫内值班,要求离开函谷关回乡。彩缬藉金罍(wěi léi),玉柄缀宝纨(wán):五彩缤纷的装饰品垫在金制的酒器上,玉柄的丝带缀着精美的丝织品。上有二十字,妙画翔龙鸾:上面有二十个字,画得非常精妙,好像龙凤在腾飞翱翔。及帝将遗弓,许臣遂挂冠:皇上将要送弓箭给臣子,于是允许臣子辞官回家。古人报一饭,飙驭无路攀:古人报答主人的一顿饭,现在皇上不能登天而去。送不涉胥涛(xū tāo),葬不殉桥山(yún shān):送别的时候不涉水过河,死后也不埋在桥山上。长吟黄鸟诗,血泪空汍澜(chí huán):长久地吟诵《黄鸟》这首诗,满腔的悲愤只有泪水可流。
【赏析】
《杂兴》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共五首,此为第五首。全诗八句四十字,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矛盾的看法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开篇四句,点明主旨。“昔事先皇帝”,表明自己曾经侍奉过汉文帝,“弱羽参高翰”,说自己才气不高,只是偶尔献上几句诗而已。“对扬乏鲠论”,说自己虽然有直言敢谏的勇气,但是往往遭到打击和排挤。“狂疏犯龙颜”,说自己敢于冒犯皇帝的威严,触犯了他的尊严。接着诗人又写了自己多次被罢官的经历。
中间十二句,诗人回忆了一生中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台简凛霜凝”,“圣度如天宽”,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赦于碓磨中”,“驱之原隰间”,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乘传者四人,记忆独赐环”,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重来寖通显”,“三黜因封还”,则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岁晚复见收”,“奏技列从官”,则反映了诗人重新得到重用的喜悦和欣慰;“所忠来谕旨”,写出了皇帝对自己关怀备至;“闻卿十年闲”,表现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所著凡几书”,反映出诗人创作的热情和成就;“臣既美芹献”,表现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态度;“上亦停箸观”,“曾未逾信宿”,“王言冠篇端”,“孔笔褒贬严”,“舜歌赓载难”、“华颠际休明”,“幻躯迫尪残”,“倦直承明庐”,“求出函谷关”,则分别描述了诗人的不同生活境遇以及他与皇帝之间亲密的关系和君臣间的不同态度。
结尾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抱负。“及帝将遗弓”,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依恋和不舍;“许臣遂挂冠”,则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古人报一饭,飙驭无路攀”,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慨;“送不涉胥涛,葬不殉桥山”,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淡薄和豁达。
整首诗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