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学斲伤鼻,不待狂言炙眉。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之。
【注释】
臈月:即农历二月十五日,古代称阴历正月初一为“上弦月”,初二为“次弦月”,十五为“望月”,十六为“下弦月”。
漏下数刻:指晚上的时间。
小饮:喝一点酒。
径醉:径直喝醉。
坐小閤(hé):坐在小阁内休息。
睡傍无侍者:旁边没有服侍的人。
仆于户限:趴在窗户的门槛上。
眉鼻伤焉:鼻子和眉毛受伤了。
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写下这首诗,作为自己受伤时的记忆。
其九:指诗中的第九句。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人在月黑风高之夜,独自一人喝酒小憩,忽然感到鼻部受伤,血流满面,痛苦难忍。他趴在窗槛边,忍受着剧痛,用血泪写成了这首诗,作为自己的记忆。
开头两句写饮酒后的小憩情景,表现诗人的豪爽、旷达的性格。
“未尝学斲伤鼻,不待狂言炙眉。”这两句是说:“我不曾学习过砍树伤鼻的事情,也用不着别人来狂言刺激我。”意思是说,我一向豁达,没有什么烦恼。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之。”这两句是说:“祸福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由命运决定的;遭遇的艰难困苦应当坦然接受。”这里,诗人对人生的苦难表示了一种豁达的态度。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的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其九”就是诗中的第九句。“未尝学斲伤鼻,不待狂言炙眉。”是全诗的首句,点明全诗主旨。“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之。”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乐观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