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
【注释】:骎骎(qīnqín):快,迅速。投簪(zān):弃官回家。
【赏析】:此诗写诗人年老退隐的情怀。首句点明“吾老矣”之速,次句则言名场已无留恋,欲辞官归隐了。全诗以白发和名场作比兴,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之情。
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
【注释】:骎骎(qīnqín):快,迅速。投簪(zān):弃官回家。
【赏析】:此诗写诗人年老退隐的情怀。首句点明“吾老矣”之速,次句则言名场已无留恋,欲辞官归隐了。全诗以白发和名场作比兴,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之情。
【注释】:骎骎(qīnqín):快,迅速。投簪(zān):弃官回家。 【赏析】:此诗写诗人年老退隐的情怀。首句点明“吾老矣”之速,次句则言名场已无留恋,欲辞官归隐了。全诗以白发和名场作比兴,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之情
【注释】: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和,即“和朱元晦”的简称。朱元晦是作者的字,朱元晦(1154-?),北宋词人。九曲棹歌:指《九歌》,相传是古代一种乐歌,共十九篇,内容多与楚国民间传说有关。棹,船桨。清,清澈。读书岩前闻鹤唳,恐是旧时弦诵声:读书岩前,指庐山上的香炉峰下,有一处名“读书岩”的地方;鹤唳,鹤叫声;弦诵声,古时候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词写庐山景色,以景抒情,寄慨言志
注释: - 瑞鹤仙:一种词牌名。 - 寿虞守:为虞守祝寿。 - 三月初十:指虞守寿辰之日,即三月初一。 - 得毛韩经学:得到毛、韩二人的经学传授。 - 振祖风:振兴家族的传统风尚。 - 凌烟勋业:指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所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象征着家族荣耀和功绩。 - 文章世为甲:文章才华在当代最为杰出,无人可比。 - 果妙龄秀发:形容年轻人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 荐膺衡鹗:被推举为贤能之士
【注释】: 神仙蜕骨鼓楼山:传说神仙死后,其骨化为龙,飞腾于鼓楼山。 一去丹霄更不还:指一旦离去,永不回来。 停舟八曲访遗迹,风雨萧萧生暮寒:停船在八曲江边,寻找仙迹,但风雨交加,天色昏暗,令人感到寒冷。 八曲指的是长江上游的重庆段。 【赏析】: 《和朱元晦九曲棹歌》是一首咏史怀古词。全篇写景抒情兼有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往事的追忆、缅怀之情。 “神仙蜕骨鼓楼山,一去丹霄更不还”
满江红·寿吴漕正月十五 恰则元宵,灿万灯、星球如昼。春乍暖、化工未放,十分花柳。和气并随灯夕至,一时钟作人间秀。问烟霄、直上舌含香,文摛绣。 命世杰,调元手。荆楚地,淹留久。看日边追诏,印垂金斗。翠竹苍松身逾健,蛾儿雪竹人如旧。愿湘江、卷入玉壶中,为公寿。 注释:正好是元宵节,万千灯火辉煌灿烂,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春天刚刚温暖起来,但是还没有完全开放。和煦的气息随着夜晚的到来,一直延续到天明
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 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 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宇同书车。 赵高采历竞新作,胡母博学夸宏模。 是时小篆方挺出,苍籀字画勤芟除。 云阳系囚变隶体,世喜简便争奔趋。 人文日巧伪日胜,古意自此皆荒芜。 峄山野火惟焦苏,苦县光和碑亦无。 宣王石鼓后来出,真赝莫订徒嗟吁。 阳冰凛凛及前辈,字骨瘦硬中敷腴。
诗句解释: 1. 曲回看天鉴池:指在九曲池边观赏风景,回头望去,仿佛是天地之间的明镜。 2. 一边草木与云齐:形容九曲池的景色,一边是茂密的草木,一边与天空中的白云融为一体。 3. 金龙玉简无寻处:比喻九曲池边的美景无法用文字或语言来描述,就像金龙和玉简一样神秘。 4. 花自春风鸟自啼:形容春天的风和鸟儿的叫声,使得九曲池边的景色更加生动。 5. 注释:朱元晦 - 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的名字
注释:在七曲溪边的古寺基旁,石塘的春水泛动着绿漪。清澈的波光中看不到招提寺的影子,只有山色依旧,如同过去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首先从地理位置入手,以“七曲溪边古寺基”开篇,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接着,他通过对石塘春水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这一场景的美丽与和谐。诗人用“绿漪漪”来形容石塘春水的清澈,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水面上泛起的涟漪,感受到那清新的气息
【注】阴符:古书名,相传为黄帝所作。 【赏析】此诗是作者赠予吴全仲的。诗的前两句,是劝他不要学习妇人学写阴符,也不要作奇字来求人酒喝。因为妇人学写阴符,是为了嫁人,而求奇字以卖钱,都是不正当的行为。后两句,则是说以后你如果做了大官,一定会有颂扬你功德的碑文刻在摩崖上面,那时你就可得到真才实学的美名了
【注释】 朱元晦:人名,即朱德润。九曲棹歌:泛舟于江上时吟唱的诗歌。 日日金鸡啁哳鸣(金鸡:指太阳;啁哳:鸟鸣声):《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鸣鵙”一句,《毛诗序》曰:“鵙,其鸣自呼也。鵙,善鸣之物。”此处取其“善鸣”之意。 仙机岩前冬复春:仙机岩在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境内。 题石:刻字立碑。 诗与人存今几人:指诗人和作者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人有多少。 赏析:
其译文: 心无杂念,自然清凉。 注释: 1. 句中“暑”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心”,表示“清凉”的意思。 2. “心清”是说内心没有杂念、烦恼,只有一片清明。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澄明的人生态度。在繁忙和纷扰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是非常难得的。诗人通过“心清时自暑”这一形象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清凉,提醒我们要珍惜这种心境,不被外界所干扰
注释与赏析: 1.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 更阑:指夜深时分,通常用来描述深夜或夜晚。阑,通“阑珊”,表示时间接近结束。 - 月华:月光,此处泛指明亮的月光。 - 风露寒欲僵:形容夜晚的寒气逼人,让人感觉身体僵硬、难以忍受。 2. 译文:在深夜里等待皎洁的月亮,寒风吹来让人感到寒冷。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等待月亮的情景
【注释】 其十五:指《爱山如爱酒》的“其十四”。 爱山如爱酒:比喻对山水的喜爱,如同喜爱美酒一般。 畏暑如畏虎:比喻害怕酷热,如同害怕老虎。 缺月四更吐:指月亮缺了四更天的时候才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南岳衡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热爱山水、厌恶污浊官场的思想感情。 首句“爱山如爱酒”,用夸张手法来说明自己对山之爱好。山,对于诗人来说,不但是自然美景
【注释】: 这句是说,清明时节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 【赏析】: 清明时节,天气渐暖,百花争艳,春光明媚。诗人以“正秾芳”三字,点明时令,突出了花的旺盛和美丽。 译文见上。 句 二 绿野堂开占物华。 【注释】: 这句是说,在绿野堂中占尽了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句是说,春天到来后,万物都呈现出勃勃生机,而绿野堂更是风景如画。这里用“占”字,写出了绿野堂中的春天景色之美
注释:我向蜀都献上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却被人偷换成了锦缎。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诗。诗人在一次游历中,看见一位女子头戴金饰的头饰,以为是自己制作的,便上前询问。女子却告诉他,那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他十分感慨
注释:清明时节,正是麦子刚刚成熟的时候。 赏析:这是一幅描绘清明时节农田景色的诗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了清明时节农田中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