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道何玄,高吟忆阆仙。
人虽终百岁,君合寿千年。
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
不知天地内,谁为读遗编。
【解析】
“忆贾阆仙”是全诗的发端,也是诗人感慨人生、寄托情怀的所在。首句点题,交代了诗人怀念的人。第二句写人虽已终,但君之寿却可以千年。这是对友人的赞颂。“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这是说人虽死了,但其骨骸已经埋葬在四川,其魂魄也应该进入了北方。这是对死者的安慰,同时也是对死者的祭奠。最后两句则是说,不知道天地之内谁又能读懂他的遗书。这是诗人的一种无奈与悲凉之感。
“高吟”二句,是全诗的转折,由悼念转入议论。“风雅道何玄”,“风雅道”即高雅的志趣和追求,“何玄”即何玄学,指汉末何休解经注《公羊》的玄学之风。作者在这里以“风雅道”来概括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表明自己崇尚的是清高的志向。而“高吟”则是这种志向的表现。“高吟”二字既是对前文“高吟”的回应,又引出下文的议论。“高吟忆阆仙”,是说诗人在追怀古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理想和情趣的志向。
“人虽终百岁,君合寿千年。”这两句是对友人的祝愿。“人虽终百岁”是说人的生命终归有尽,而“君合寿千年”则是说朋友的寿命应该比常人长久。这是从人生的角度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合”是应该的意思,“合寿千年”即应该长寿千年。
“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这两句是说朋友虽然已经去世,但灵魂却应该去到北方。“骨已西埋蜀”是说朋友的尸骨被葬于四川,也就是安息于此。“魂应北入燕”则是说朋友的灵魂应该进入燕国,成为燕国的守护神。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希望之意。
“不知天地内,谁为读遗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知道天地之内还有谁能读得懂你的遗书。“遗编”是指遗言或旧事记录。“谁为读遗编”则表示自己对此无能为力,也无权过问。这是诗人的无奈与悲凉之感。
【赏析】
此诗为追怀贾阆仙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首先以“风雅道何玄”总领全篇,表明自己崇尚的是清高的志向,然后以“高吟”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接下来以“人虽终百岁,君合寿千年”来祝愿友人长寿,再接着以“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来表达对友人的悼念与哀怨,最后一句以“不知天地内,谁为读遗编”来表达诗人的无奈与悲痛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