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
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
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忆馀杭十首其二是潘阆的一首著名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潘阆,宋代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有说法称其为逍遥子或扬州人。
  • 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1. 诗词原文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閒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2. 词语注释

  • 长忆:长时间的回忆。
  • 临水傍山:靠近水边,依山而建。
  • 三百寺:指杭州西湖周边著名的寺庙群。
  • 闲话:闲谈,聊天。
  • 觉忘忧:觉得无忧无虑。
  • 栴檀:一种贵重的香料。
  • 云霞畔:形容建筑或景色美如云端和彩霞。
  • 钟梵:佛寺中敲击的钟声与诵经的声音。
  • 清宵:深夜的宁静时光。
  • 便恐是西方:担心自己已经到达了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1. 诗句赏析
  •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描绘了潘阆对杭州西湖及其周围寺庙的深刻记忆,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留恋。
  • “僧房携杖遍曾游”则展现了他在寺院中的游览经历,反映出他的修行生活以及对佛法的虔诚态度。
  • “闲话觉忘忧”透露出在闲聊中感受到的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栴檀楼阁云霞畔”以奢华的栴檀和壮丽的楼阁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与美丽。
  • “钟梵清宵彻天汉”则通过钟声和梵音的回荡,传达了深夜时分的宁静与深远。
  • “别来遥礼只焚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通过焚香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愿。
  • 结尾的“便恐是西方”则是诗人的一种信仰体现,他可能已经在精神上达到了佛教所描述的极乐之境。

《忆馀杭十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潘阆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还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