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都向烟云住,笑指岩前采樵路。
有时岩下见樵夫,便欲从渠采樵去。
樵夫土偶元非真,兀坐看棋春复春。
棋中究竟识不识,莫误后来来看人。

诗句解析

  1. “移家都向烟云住”:这句描述了作者搬到了远离尘嚣的地方,与世隔绝。在古代,“烟云”常用来形容山水之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2. “笑指岩前采樵路”:此处的“笑指”可能表示对隐居生活的自豪或自得其乐的心情。“采樵路”指的是去山中砍柴的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乐于隐居,享受山林生活。
  3. “有时岩下见樵夫”: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常见的景象——在山中偶遇砍柴的人。这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相遇,更是作者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写照。
  4. “便欲从渠采樵去”:当作者看到樵夫时,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冲动,想要跟随他们一起去砍柴。这里的“渠”指的是樵夫,而“从渠采樵去”则表明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愿望。
  5. “樵夫土偶元非真”: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哲学观点,即所谓的“樵夫土偶”并非真实的人。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
  6. “兀坐看棋春复春”:这里的“兀坐”意味着长时间坐着不动,而“看棋”则是一种休闲活动。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闲暇时光的片段,通过看棋来打发时间。
  7. “棋中究竟识不识”: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关于棋艺与人生的思考。在这里,作者可能在询问棋艺是否能代表人生的智慧,或者人生的意义是否只在于棋艺。
  8. “莫误后来来看人”:这句话是对读者的一种忠告,希望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而忽视了更深层的人生道理。

译文
我搬家后一直住在烟雾缭绕的山间,时常笑着指着山前的砍柴小路。有时候我会在山里看见正在砍柴的人,我就会想跟着他们一起砍柴。那些所谓的“樵夫土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人,他们坐在那里看着棋盘,春天又来了一次春天。围棋中的高妙之处,到底能不能代表人生的智慧?请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人生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通过对“烂柯山”这一具体地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