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如佳人,变态百种好。
阴晴朝暮间,可爱不可道。
时时思一见,如垢久不澡。
我来正清秋,令人豁怀抱。
秋色佳有馀,俗客迹如扫。
佳哉二三友,在席每倾倒。
杖策穷萦回,高绝须一到。
幽寻不厌倦,遇境即穷讨。
阶前千岁松,阅尽众木槁。
庭下百尺井,空传天眼老。
陆子赏遗味,至今泉浩浩。
高僧挂衣去,谁识衣中宝。
九渊深非龙,徒见腓百草。
众泉失蹊径,迸散不可考。
世事每如此,所合辄颠倒。
夜深山色清,更对冰轮皓。
竹柏影参差,水中交荇藻。
回棹舣波心,如在蓬瀛岛。
举觞望青天,醉乡得深造。
兹游须再嗣,万事殊未保。
九月十五日,济川诸公同游,因成长韵。
好山如佳人,变态百种好。
阴晴朝暮间,可爱不可道。
时时思一见,如垢久不澡。
我来正清秋,令人豁怀抱。
秋色佳有馀,俗客迹如扫。
佳哉二三友,在席每倾倒。
杖策穷萦回,高绝须一到。
幽寻不厌倦,遇境即穷讨。
阶前千岁松,阅尽众木槁。
庭下百尺井,空传天眼老。
陆子赏遗味,至今泉浩浩。
高僧挂衣去,谁识衣中宝。
九渊深非龙,徒见腓百草。
众泉失蹊径,迸散不可考。
世事每如此,所合辄颠倒。
夜深山色清,更对冰轮皓。
竹柏影参差,水中交荇藻。
回棹舣波心,如在蓬瀛岛。
举觞望青天,醉乡得深造。
兹游须再嗣,万事殊未保。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九月,作者为诗人赵孟俯。济川是济水和淮水的汇流处,古称济州,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北郊,这里以济水代指济州。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济水的胜地后,兴之所致而作的长篇七律。
“好山如佳人,变态百种好。”首联开门见山,点出题意。作者用“好山”比喻友人的人品,用“佳人”比喻自己的知已,将二者联系起来。这两句诗把友人比作佳人,暗含诗人对好友的赞美。接着作者又用“变态百种好”来说明朋友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点。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友情的深厚,又写出了友人性格的鲜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阴晴朝暮间,可爱不可道。”颔联写景,描写了友人的外貌特征,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友人外貌特征的美丽,又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刚毅、坚贞、正直、豪爽等优良品质。
“时时思一见,如垢久不澡。”颈联写自己的心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好友见面的愿望。作者用“如垢久不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与苦闷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好友见面的愿望。
“我来正清秋,令人豁怀抱。”尾联写自己的心情。作者用“我正清秋”来表达自己心情的舒畅与愉悦,同时“令吾豁怀抱”也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畅快。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变化,也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秋色佳有馀,俗客迹如扫。”首尾照应,承上启下。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秋天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作者用“秋色佳有馀”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用“俗客迹如扫”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豁达。
“佳哉二三友,在席每倾倒。”颔联写景,描绘了诗人朋友们的形象特征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朋友们的优秀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喜爱之情。
“杖策穷萦回,高绝须一到。”颈联写景,描绘了诗人朋友们的行为特征以及他们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朋友们的行为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幽寻不厌倦,遇境即穷讨。”尾联写景,描绘了诗人朋友们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的追求精神。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朋友们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精神,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阶前千岁松,阅尽众木槁。”首尾照应,承接上文。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朋友的长寿,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描述千年松树的生命力顽强,暗喻朋友的坚韧不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庭下百尺井,空传天眼老。”尾联写景,描绘了诗人朋友的品质特征以及他们的崇高理想。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朋友的崇高理想,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描述井水的传说,表达了朋友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精神。
“高僧挂衣去,谁识衣中宝。”末联写景,描绘了诗人朋友的高尚品德以及他们的追求精神。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朋友的高尚品德和追求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描述僧人挂衣而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之意。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