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淡无欲。
清风明月好主张,留得此君在空谷。
【注释】竹:竹子。娟娟:修长的样子。潇然出尘:超脱世俗。留得:留下。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竹子时,用“新篁娟娟如绿玉”来形容其修长的形体,又以“潇然出尘淡无欲”来描绘其超脱世俗、清高自持的品格。最后两句则是对竹子的赞美:“清风明月好主张,留得此君在空谷。”诗人认为竹子具有高尚的品格,能够与清风明月相匹敌,而它却能留在那空旷的山谷中,这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
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淡无欲。
清风明月好主张,留得此君在空谷。
【注释】竹:竹子。娟娟:修长的样子。潇然出尘:超脱世俗。留得:留下。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竹子时,用“新篁娟娟如绿玉”来形容其修长的形体,又以“潇然出尘淡无欲”来描绘其超脱世俗、清高自持的品格。最后两句则是对竹子的赞美:“清风明月好主张,留得此君在空谷。”诗人认为竹子具有高尚的品格,能够与清风明月相匹敌,而它却能留在那空旷的山谷中,这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竹子的高洁品质。
``` 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 雨歇月明松,天碧光入竹。 好怀一时开,乾坤清可掬。 相携尘外游,此乐岂我独。 扫开松上云,恐有鹤来宿。 爽气逼斗牛,何待蜀仙卜。 独怜天心劳,千岁几剥复。 沧海有红尘,不见虚舟覆。 问信安期生,何年枣当熟? 【注释】 - 雨歇月明松:夜晚雨后月光照在松树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 天碧光入竹:天空的蓝光映照在竹子上。 - 好怀一时开:好心情瞬间绽放。 -
【注释】 菫荼:指芸香,一种香草。易地:换地方。 姜桂:姜和桂,都是调料。到老:到了老年。性愈辣:味道更加浓烈。人言:别人的话,这里指人们认为申椒能变化气味。苾芬:香气扑鼻。终不灭:香味永不消失。 郊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处所。荐德馨:献祭时,表示对神明的敬奉。此物:指芸香。气味通神明:其香味能使神灵降临。 佛老成:佛老成,佛教语,即佛祖。 【赏析】 这是一首咏芸香的小诗
谢枋得的《竹菊松扇 四首·其二·菊》是一首咏物诗,以菊花为题,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渊明岂但隐逸人,渊明素怀诸葛志。清香不独占秋天,菊潭一滴三千岁。 - 译文:陶渊明不仅是一个隐居的人,他有着诸葛亮般的志向。他的清香并不独占秋天,就像菊潭里的水滴,经历了三千年的岁月依然纯净。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谢枋得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乔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 根头更有千岁苓,知谁可语长生诀。 此诗为宋代理学家、文学家谢枋得所作《竹菊松扇四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乔松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长寿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坚守道义和信念的坚定追求。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 乔松磊磊:描述了乔松的高大挺拔,用“磊磊”形容其枝干坚实有力。 - 多奇节:强调乔松不仅外形雄伟,更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节操。 - 冬无霜雪夏无热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对孔子食素的赞美和对陶渊明分赠佳肴的感激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谢惠椒酱 其二:这是题目,表明这是诗歌的第二部分,内容与椒酱有关。 2. 孔子也食蔬菜羹:孔子也吃蔬菜做成的羹,强调其饮食健康。 3. 羹中无酱味不全:如果羹中没有加入酱,那么味道就不完整。这句话强调了酱在食物中的重要性。 4. 先生执酱馈高年:先生(指诗人)拿着酱送给年长的人士
诗句释义: 一从孔氏去藏书,直至秦人不喜儒。柱下老仙今有后,安知文不在兹乎! 译文: 自从我跟随孔子学习,收藏了大量的经典书籍,但是到了秦朝时,人们已经不再喜欢儒家的学说了。就像那位在柱子下修炼了数百年的仙人,现在还有后人传承,那么这些文化知识,难道不是存在于我们身边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谢枋得的作品,通过对古代学者和知识的传承与遗忘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谢面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面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注释: 1. 丰年自古说来牟:丰年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的。来说牟,是说丰年的到来就像带来丰收一样。 2. 四月麦熟胜秋收:四月份小麦成熟比秋天的庄稼还要好。胜,超过;收,收获。 3. 天厨送食不待求:上天送来的食物不需要我去追求。天厨,指天上的神厨
【注释】: 竹菊松扇 四首 其四 扇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箧中。 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译文: 蒲葵也可以被掌握,白绢和素纱不必丢弃在箱底。 不要让灰尘弄脏月亮,好让清凉的风驱走烈日酷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扇子为喻,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不满和对凉风的渴望。 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一、二句)是说蒲葵也可以被掌握,白绢和素纱不必丢弃在箱底。第二组(三
注释:要知道今天谢枋得的为人,就应该知道当年许月卿的为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比“今日”和“当年”,来赞美诗人许月卿的高尚品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注释】 儒富庄二首:指《儒林外史》中的两部作品。儒,指《儒林外史》;庄,指《姑苏一梦》。 作好官:当官做大官。好,形容词,这里指地位高。 束书:把书捆扎起来。 西林:指西晋人羊祜,因曾劝伐吴未得志,隐居山林,后受重用,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州诸军事,卒于任所,时年四十七岁。 熟:精通。 【赏析】 诗写《儒林外史》中儒生与庄生的不同命运。儒生们想当大官,但只能束书不许散人看,不得如愿
谢面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面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注释: 1. 丰年自古说来牟:丰年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的。来说牟,是说丰年的到来就像带来丰收一样。 2. 四月麦熟胜秋收:四月份小麦成熟比秋天的庄稼还要好。胜,超过;收,收获。 3. 天厨送食不待求:上天送来的食物不需要我去追求。天厨,指天上的神厨
【注释】 儒富庄二首:指《儒林外史》中的两部作品。儒,指《儒林外史》;庄,指《姑苏一梦》。 作好官:当官做大官。好,形容词,这里指地位高。 束书:把书捆扎起来。 西林:指西晋人羊祜,因曾劝伐吴未得志,隐居山林,后受重用,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州诸军事,卒于任所,时年四十七岁。 熟:精通。 【赏析】 诗写《儒林外史》中儒生与庄生的不同命运。儒生们想当大官,但只能束书不许散人看,不得如愿
诗句释义: 一从孔氏去藏书,直至秦人不喜儒。柱下老仙今有后,安知文不在兹乎! 译文: 自从我跟随孔子学习,收藏了大量的经典书籍,但是到了秦朝时,人们已经不再喜欢儒家的学说了。就像那位在柱子下修炼了数百年的仙人,现在还有后人传承,那么这些文化知识,难道不是存在于我们身边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谢枋得的作品,通过对古代学者和知识的传承与遗忘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谢枋得的《竹菊松扇 四首·其二·菊》是一首咏物诗,以菊花为题,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渊明岂但隐逸人,渊明素怀诸葛志。清香不独占秋天,菊潭一滴三千岁。 - 译文:陶渊明不仅是一个隐居的人,他有着诸葛亮般的志向。他的清香并不独占秋天,就像菊潭里的水滴,经历了三千年的岁月依然纯净。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谢枋得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乔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 根头更有千岁苓,知谁可语长生诀。 此诗为宋代理学家、文学家谢枋得所作《竹菊松扇四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乔松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长寿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坚守道义和信念的坚定追求。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 乔松磊磊:描述了乔松的高大挺拔,用“磊磊”形容其枝干坚实有力。 - 多奇节:强调乔松不仅外形雄伟,更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节操。 - 冬无霜雪夏无热
【注释】: 竹菊松扇 四首 其四 扇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箧中。 莫把暗尘涴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译文: 蒲葵也可以被掌握,白绢和素纱不必丢弃在箱底。 不要让灰尘弄脏月亮,好让清凉的风驱走烈日酷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扇子为喻,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不满和对凉风的渴望。 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一、二句)是说蒲葵也可以被掌握,白绢和素纱不必丢弃在箱底。第二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