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始云翔,华姑继羽化。
独留曾与黎,高风配崧华。
不随二女嫔,岂羡两乔嫁。
尚馀脂泽念,多生缘未谢。
化为芬利陀,耦立远公社。
翠趺分双歧,并萼肩相亚。
挹袖薰风晨,携手凉月夜。
交枝艳散霞,同气香飘麝。
疏影竞清妍,幽姿斗闲暇。
何时各零落,秋高霜露下。
洗妆见冰肌,乘云返姑射。
此论传者谁,黄鹄为予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游西塔寺分韵咏双莲以太华峰头玉井莲为韵探得华字
  • 注释:白居易游览寺庙,吟咏双莲诗,用“太华峰头玉井莲”为韵,发现“华”字。
  1. 元君始云翔,华姑继羽化
  • “元君”指莲花的茎,“华姑”指莲花的花瓣。这两句表达了莲花从茎到花的自然过程。
  1. 独留曾与黎,高风配崧华
  • “黎”在这里可能是指莲花的叶或茎的一部分。这句描述了莲花的独特之处,它的茎高耸入云,与“崧华”(高山上的华)相称,表现出莲花的高洁品质。
  1. 不随二女嫔,岂羡两乔嫁
  • “二女嫔”指的是美女嫦娥和嫦娥的女儿,而“两乔”则是指传说中的两位美女。这里表示莲花不羡慕这些美丽的事物,而是保持其自然之美。
  1. 尚馀脂泽念,多生缘未谢
  • “尚馀脂泽”指的是莲花的花瓣上还挂着露水,而“多生缘未谢”则是说莲花与水的关系紧密,没有分离。这两句表达了莲花与水的关系,以及它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联系。
  1. 化为芬利陀,耦立远公社
  • “芬利陀”可能是对莲花的一种赞美,表示其香气扑鼻。“耦立”可能是指莲花与水中的其他生物一起生长。这两句描述了莲花的变化过程,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翠趺分双歧,并萼肩相亚
  • “翠趺”指的是莲花的绿色底座,“双歧”指的是两条分支。这两句描述了莲花的两个分支,它们相互支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挹袖薰风晨,携手凉月夜
  • “挹袖”可能是指用手捧起袖子,表示清晨的露水。“薰风”可能是指温暖的风,而“携手凉月夜”则是指在清凉的月光下牵手。这两句描绘了莲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
  1. 交枝艳散霞,同气香飘麝
  • “交枝”可能是指荷花的茎和叶子相交的地方,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艳散霞”形容这些美丽的枝条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散开的彩霞,而“同气香飘麝”则表明它们的芳香如同珍贵的麝香一般。这两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形态和芬芳气息。
  1. 疏影竞清妍,幽姿斗闲暇
  • “疏影”可能是指荷花的影子,它在阳光下显得清晰而优雅。“幽姿”可能是指荷花的姿态优美,它们在宁静的环境中展现着自己的魅力。这两句描绘了荷花在阳光下的美丽身影和优雅姿态。
  1. 何时各零落,秋高霜露下
  • “零落”意味着凋零、衰落。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即不知道何时荷花会像秋天一样逐渐凋零,而当霜露降临时,它们将彻底结束生命。
  1. 洗妆见冰肌,乘云返姑射
  • “洗妆”可能是指荷花经过洗涤后呈现出的清新面貌。“冰肌”暗示了荷花肌肤如冰般晶莹剔透。“乘云返姑射”则可能是指荷花在飞翔中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姑射山,象征着回归自然。这两句表达了荷花纯洁无瑕的品质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1. 此论传者谁,黄鹄为予话
  • “此论”指这首诗的主题或观点。“传者谁”表示这首诗的观点被广泛传播。“黄鹄”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鸟类,它飞来与我对话,传达了这首诗的观点。这两句表达了诗歌的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以及作者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