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邛清霜后,独馀两大橘。
一朝剖而食,四老欣然出。
乃知避世士,退藏务深密。
吾邦富此果,味不数萍实。

吴子珍家分韵咏席上果探得橘子以橘字为韵

巴邛清霜后,独馀两大橘。

一朝剖而食,四老欣然出。

乃知避世士,退藏务深密。

吾邦富此果,味不数萍实。

注释:巴邛(qióng):古地名,指四川的巴蜀地区。两:古代对成年男子的美称。巴邛之民,因生活贫困或逃避战乱等缘故,往往隐居山林,故有“退藏”之称。大:多。一:“一”与“二”相对,表示数量,这里表示数量多。

乃知避世士,退藏务深密。

吾邦富此果,味不数萍实。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吴子珍家的宴会上分诗时所作。他首先描绘了巴邛地区特有的柑橘树在霜降之后,依然结满了果实的情景,然后描述了人们在品尝了这些美味的柑橘之后的喜悦之情。接着,作者又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避世之士的理解,认为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往往会选择远离喧嚣、隐藏于深山之中的生活。最后一句则赞美了柑橘这种水果,认为它虽然只是普通的植物,但却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值得人们珍视和品尝。整首诗通过对柑橘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其特性的阐述,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