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未十日,举头杨柳黄。
蜂来知酒美,梅度觉船香。
岸帻春容好,翻书昼景长。
无人共谈麈,自酌引壶觞。
【注释】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其一:
“松江”,即松江府,今属上海市。此诗是苏轼在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春天,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其二:
“举头”,抬头看的意思,“杨柳黄”,柳树发黄,春末夏初的景象,也暗指友人已到江南。“酒美”,酒醇厚,“船香”,小船的香味。
其三:
岸帻,古代一种束发于颈前,使两肩相背而留一长条下垂于地的发式,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春容好”,春日容貌秀丽。“麈”,麈尾,麈为鹿类,尾毛可做拂尘。
其四:
“翻书”,翻开书阅读。“昼景长”,白天的时间很长。
其五:
“无人共谈麈”句意,没有人与我一起讨论《论语》《孝经》等经典。“自酌”,独自喝酒,“引壶觞”,端起酒壶来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作者与友人在松江的一段交往生活。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诗人刚刚离开朋友,转眼间便到了柳絮飘飞、春意盎然的时节。此时正值友人抵达松江之际,两人欢聚一堂,举杯畅饮,品评美酒佳酿,欣赏着船上飘来的梅花清香。在闲暇时光里,诗人也不忘翻阅典籍,品味其中的哲理。虽然只有两位好友相伴,但诗人却并不觉得寂寞孤独,反而觉得非常愉快惬意,于是便举起酒杯,自斟自酌起来。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闲适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