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右偏师出,江津督府开。
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
宝剑畴能举,神旗怅莫回。
悲风苕水路,千载有馀哀。
【译文】
淮水以南的偏师出动,江津督府大开。
贼军阵势受到压缩,瓜步敌舰遭受摧毁。
宝剑尚且不能举起,神旗怅然无法收回。
悲风拂过苕溪,令人哀痛不已。
【注释】
淮右:指淮水以南之地。偏师:一支军队。
江津督府:即江津都督府,为明朝在长江下游的军事重地。
橐皋:古地名,今江苏巢湖一带。
瓜步:即瓜洲,是长江入长江口处的一个小岛,在扬州西北。
畴能举:犹言何日能举起。
神旗:指军旗,也指皇帝的御赐旌节。怅莫回:怅恨之情不能收回。
苕溪:即苕水,发源于江西修水南,流经浙江、江苏等地,至苏州北入太湖,后注入长江。
哀:悲痛。
赏析:
这首诗是明初名臣胡靖所作的挽诗之一。胡靖(1304—1382),字子正,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进士出身。朱元璋称吴王时,胡靖曾劝以仁义,后官至太常少卿。明初,他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但始终不悔其初心。胡靖与宋濂友善,宋濂死时,他曾作《哭宋公文》哀悼之。此诗是他为宋濂所写的挽词三首中第二首。
此诗首句写淮水以南的军队出动,第二句写江津都督府大开城门,第三句写敌军受压,第四句写神旗已不能回旋,第五句写悲风拂过苕溪,第六句写悲伤之情难以消除。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逝世的沉痛心情和无限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