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苦不自重,贪名乃忘生。
向来望尘子,得车定何荣。
浮云蔽天壤,岂碍日月明。
惟馀金石交,可论藏与行。

诗句释义

1 士苦不自重:指士大夫们往往过于重视名声和地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内在修养。”苦”表示痛苦、困难。

  1. 贪名乃忘生:”贪”在这里是贪婪的意思,意指为了名利而不顾生死。”忘生”即忘记了生命的价值。

  2. 向来望尘子:过去曾仰望尘土般渺小的人(比喻那些没有远见的人或势力),这里指的是那些追逐名利的小人。”望尘”是指远远地看到尘埃在移动,比喻人对权势的追求如尘埃般微不足道。

  3. 得车定何荣:如果获得了高位,那么他所获得的荣耀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得车”比喻得到权力或地位。

  4. 浮云蔽天壤:如同浮云遮挡了天空和大地一样。比喻小人的谗言和谣言能遮蔽真相。

  5. 岂碍日月明:即使有浮云遮挡,也阻挡不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比喻真理和正义的光芒不会被邪恶所掩盖。

  6. 惟馀金石交:只剩下像金石一样坚贞不渝的友谊。”惟馀”意味着除了什么之外,只有。

  7. 可论藏与行:能够谈论的是藏而不露和行事正直。”藏”意为隐藏,”行”意为行为,”藏与行”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言行一致,即做人要表里如一。

    译文

    士大夫们往往过于重视名声和地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内在修养。他们总是贪婪地追求名利,以至于忘记了生命本身的价值。那些过去曾经仰视尘土般的小人,如今一旦得到权势,他们的荣耀就变得微不足道。他们就像浮云一般,虽然遮挡住了天空和大地,但那又有何妨?因为真理和正义的光芒终究会穿透一切,不会被邪恶所掩盖。最后留下的,只能是那些像金石一样坚贞不渝的朋友和那些表里如一的君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士大夫们的虚荣心和功利心,同时也赞美了那些坚持真理、品德高尚的人。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