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棹忽逾月,沙尘困远行。
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
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
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
洲中浣纱子,环佩锵锵鸣。
古风随世变,寒水空泠泠。
过之不敢慢,伫立整冠缨。

【注释】

舍棹忽逾月:船夫放下桨,过了一个月。舍棹,停船。

沙尘困远行:被沙尘所困扰的远行。

襄阳逢汉水:在襄阳遇到汉水。

偶似蜀江清:偶然像蜀江一样清澈明净。

蜀江固浩荡:蜀江本来就宽广浩渺。

中有蛟与鲸:其中有蛟龙和大鱼。

汉水亦云广:汉水也像那样广阔。

欲涉安敢轻:想要渡河怎么敢轻易地过去呢。

文王化南国:周文王治理南国的仁政。

游女俨如卿:游女的仪态像卿大夫一样端庄。

洲中浣纱子:水中浣纱的女子。

环佩锵锵鸣:佩玉叮当作响。

古风随世变,寒水空泠泠:古代风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冷冰冰的河水流淌着。

过之不敢慢,伫立整冠缨:经过它时不敢怠慢,站着整顿好帽子上的流苏。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写汉江、蜀江的美景,表达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舍棹忽逾月”写出了诗人在汉江边停船休息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旅途劳顿的情状。“舍棹”意为停船,停船意味着暂时停下来休息;“忽逾月”即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一个月过去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无奈和辛酸。

第二句“沙尘困远行”描写诗人在行进中的艰难困苦。沙尘弥漫,给远行的旅人带来很大的困扰,使行程变得十分艰辛。

第三句“襄阳逢汉水”交代了诗人在襄阳遇到汉江,并由此产生了联想。“襄阳”为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襄阳市一带;“汉水”为古代的一条著名河流,发源于陕西省的宝鸡市,流经湖北、陕西等地后注入汉江,最终汇入长江。在这里,诗人以汉水的景色来反衬自己的心境。

第四句“偶似蜀江清”将汉水的景色比喻成蜀江的景色。这里的“似”字表明了汉水和蜀江之间的相似性,都给人以清澈明丽的感觉。蜀江作为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其景色也是相当优美的。诗人用此来形容汉水,既表现了他对汉水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自己曾经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五至第八句进一步描绘了汉水中的景象。“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一句指出蜀江虽然宽阔浩渺,但也不乏险峻之处,有着蛟龙和大鲸这样的凶猛生物。这既体现了蜀江的自然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第九至第十二句则转向汉水周边的人文景观。汉水周边有美丽的女子,她们的仪态优雅端庄,如同一位位卿大夫般令人赞叹。这既是对当地女性美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历史时期文明的一种回顾和怀念。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文王化南国”一句指的是周文王治理南国的仁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而“游女俨如卿”一句则是诗人对那些美丽女子的赞美之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当前生活时的态度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汉江和蜀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