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最高处,坡陀见一城。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后明。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

【注释】

  1. 览辉亭:在金陵城上,为观赏长江风光的亭子。
  2. 城里最高处,坡陀:地势高峻之处。坡陀,指山丘。
  3. 山多来有绪:山多,即山势重叠,连绵不断;来,是语助词;有绪,是有所联系、相依。
  4. 江远静无声:江水遥远,声音平静没有声响。
  5. 歌吹风前度:在风中吹奏歌曲。度,这里指演奏。
  6. 楼台雨后明:雨后,指晴朗天气;明,明亮。
  7. 风光同楚蜀:《楚辞·招魂》有云:“楚国南土者,好吹竽笙簧。”楚蜀,指楚地和蜀地。
  8. 聊此慰平生:聊以慰藉自己平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金陵(今南京)时所作。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便有“六朝古都”之称。
    首句“城里最高处”,直接点出览辉亭的位置,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览辉亭周围的景色:
    “山上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山上的景致虽然复杂多变,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江水则显得宁静而深远,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览辉亭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里的景色与楚地和蜀地相似,因此用“风光同楚蜀”来形容这里的美景。同时,他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感受——每当风吹过,歌声就会随风飘荡,仿佛能穿越千里之遥;每当阳光洒落,楼台就会变得更加明亮。这些描写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界之中。
    最后一句“聊此慰平生”,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游览览辉亭这一活动,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心灵的愉悦。这种感受让他深感欣慰,仿佛找到了一种寄托自己的方式。因此,他决定用这次经历来安慰自己的人生。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