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不可数,孤亭一倍幽。
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
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
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
绿竹不可数,孤亭一倍幽。
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
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
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
接下来为您分析这首诗:
1.诗句解析:
- 绿竹不可数:表达了竹子的繁茂和难以计数的意象,强调了竹林的广阔和密集。
- 孤亭一倍幽:描绘了孤亭的静谧和深远,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 色分岩石润:色彩与岩石的交融,传达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 梢出涧松修:描述了松树从涧中生长出来,枝叶挺拔,形态优美。
- 雪节寒方见:在寒冷的雪季中更显珍贵,突出了季节对事物价值的影响。
- 春萌旱不抽:春天到来时,即便在干旱的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 故山多此物:表达了对故乡山林的怀念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 长恨未归休: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遗憾,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译文解读:
- 绿竹不可数:形容竹林极为茂盛,难以用数目衡量。
- 孤亭一倍幽:表明这座小亭子显得格外宁静和深邃。
- 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形象地描绘了岩石和松树的颜色以及它们的生长状态。
- 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通过对比四季的变化,突出了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表现。
- 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能常回故里的矛盾心情。
- 赏析讨论: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诗中的孤亭、绿竹、岩石和松树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禅意与静谧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苏辙的《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六此君亭》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叹和对故乡深切思念的佳作。通过对孤亭、绿竹、岩石和松树等元素的描绘,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