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注释】

①蚕市:指卖茧的集市。

②前年:去年。器用:器物。

③今冬:今年冬天。衣着:穿着。

④顷囷:把谷仓中的粮食倒出来,以供卖粮。余粟:余下的谷物。

⑤买箔(bó):买纸箔。

⑥锄镈(bó):农具。男耕:男的耕种。

⑦斗容冶:赌钱。六亲:指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

⑧酒肴:饮食。劝属:劝人饮酒。坊市:街巷市场。

⑨鼓笛:鼓吹乐器。繁乱:喧闹。倡优:歌舞艺人。

⑩蚕丛:传说中的蜀王杜宇死后化作神鸟,其精魂所化之山,后人称为蚕丛山。古人:指诗人自己。

⑪陌上:乡间小路。闻吹笙:听见有人在吹笙。

【赏析】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是苏轼晚年在黄州所作的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记叙作者在黄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此为第二首。

首联写景。“枯桑舒牙叶渐青”,说的是蚕丝已吐,桑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说的是新出的蚕儿沐浴着晴朗的阳光。这两句是写蚕丝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颔联写农民的生活。“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说的是去年的农具随便一丢就坏了,而今年的衣服却能等到春天再穿。这两句是说农民的艰苦生活。

颈联写农家生活。“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说的是为了生计,全家人都卖掉存粮,只留下一些吃食,然后买回纸箔等待播种。这两句是说农家生活的艰辛。

尾联写农村风俗。“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仅是给妇女们准备箱子和盒子,也给男子准备了农具,使他们能够耕种土地。这两句是表现了农民男女平等的思想。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作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诗,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苏轼关注民生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