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干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干,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注释】:

1、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这是一首送别诗。“奉使”是奉命出使,“契丹”是契丹人,这里指代北边少数民族政权。此诗写诗人在北方边疆的送别之苦,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从北往南过桑干河时,天气寒冷,冰封如镜,水汽凝成雪花,纷纷落下,犹如飞絮,令人生畏。

3、南渡桑干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从南往北过桑干河时,天气渐暖,冰雪融化,河水解冻,波涛起伏,春意盎然。

4、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在前往契丹的路上,天空中飘落着大雪,但诗人尚未到达目的地,等到到达时,只见一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犹如一座巨大的磐石。

5、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在契丹国逗留十天后,由于饮食不习惯,食物变得腥膻酸薄,难以下咽。

6、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在契丹国期间,由于气候干燥,水源匮乏,只能用羊奶煮成的粥来调养身体,而且风沙弥漫,不适合长时间停留,所以只能匆匆告别。

7、相携走马渡桑干,旌旆一返无由还:与当地官员一起骑马过河,旗号飘扬,但一旦返回就再也无法相见了。

8、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契丹人舍不得送别客人,因为久居中原,他们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

9、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每年都会送别客人到桑干河边,心中充满惆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