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
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骈傍。
所读嗟甚少,所得半已强。
有言至无言,既得旋自忘。
譬如饮醇酒,已醉安用浆。
昔者惠子死,庄子哭自伤。
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
脂牛杂肥羜,烹熟有不尝。
安得西飞鸿,送弟以与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
  • 道书在世上非常多,我阅读了老子和庄子的著作。
  1. 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骈傍
  • 老子和庄子的书籍已经非常多,更不用说其他相关的文献了。
  1. 所读嗟甚少,所得半已强
  • 我所读过的并不多,但是所获得的已经足够强大了。
  1. 有言至无言,既得旋自忘
  • 有些话可以表达清楚,有些话则无法用言语表达,一旦得到了真理就自然而然地忘记了。
  1. 譬如饮醇酒,已醉安用浆
  • 就像喝醇厚的美酒一样,一旦醉了,又怎么会需要再喝其他的饮料呢?
  1. 昔者惠子死,庄子哭自伤
  • 从前惠子的去世,庄子因为悲痛而哭泣。
  1. 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 那些微妙深奥的言论我已经不再理解,它们对谁来说都是无用的。
  1. 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
  • 哭过之后又笑了起来,不如将这悲伤收藏起来。
  1. 脂牛杂肥羜,烹熟有不尝
  • 肥美的牛羊肉和羊肉串,烹饪后吃起来肯定没有尝过的新鲜。
  1. 安得西飞鸿,送弟以与兄
  • 怎样才能让一只向西飞翔的大雁,帮我送弟弟给我哥哥呢?

我将对这些诗句进行赏析:

  1. 哲理深邃
  • 这首诗通过对比“醇酒”的愉悦和“浆水”的无趣,揭示了一种对深刻哲理的追求。它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深刻的理解和内心的感悟。
  1. 情感深沉
  • 诗中多次提到庄子和惠子的死亡,以及他们因悲痛而哭泣的情景,反映出作者对这两位哲学大师的深切敬仰和对失去他们的哀伤。
  1. 自然意象
  • “醇酒”和“浆水”等自然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享受生活的瞬间美好,而不是沉溺于无尽的追求。
  1. 人生哲思
  • 诗中的“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都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于无常世事的接纳,体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这首诗通过对老子和庄子作品的阅读及其哲学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辙深刻的道家思想。
  2. 诗中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意象的使用,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哲理性的探讨,也是艺术性的展现。
  3. 整首诗流露出对生活、对自然、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