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丝波影借光华,巴女临流住几家。
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

【注释】

濯锦江:在成都。濯,洗涤。锦江水清澈,濯洗锦帛时波纹闪闪。机丝:织机的丝缕。波影:指水中映出的波纹。借光华:借用江水的光芒。巴女:指四川的妇女。临流:面对流水。家:指织机上的纱线。争向:争相投向。芳菲:指花的芬芳。偷:取,这里指用。锦样:指美丽的花纹。平白:洁白。溅:洒落下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成都浣花溪风景的七言绝句。浣花溪位于成都西郊。诗人从浣花溪边看到的景象联想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韵味悠长。

“濯锦江”一作“浣锦江”,为成都的名胜。浣花溪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柳成行,花香鸟语,景色宜人。诗人来到浣花溪畔,见到江面波纹粼粼,反射着阳光,犹如织机上五彩斑斓的锦缎。他不禁想起家乡的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时的情景,她们将洗净的锦衣晾晒在河滩上,有的还在溪边的树上挂起,以便于风吹动时可以随风飘舞。诗人想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慨,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在溪边洗衣的样子。

第二句“机丝波影借光华,巴女临流住几家。”诗人进一步想象了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他看到水面的波纹如同织机的丝线一样,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而那些洗衣服的女子们则站在岸边静静地看着,好像她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她们驻足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浣花溪畔,那里曾经有一家洗衣店,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第三句“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最后一句诗人又回到了对家乡的思念。他看到那些洗衣服的女子们纷纷将自己的美好寄托在江面上,就像织女将她的思念寄托在这洁白如棉的锦缎上一样。而那些江面上的花,也仿佛是从织机上飞落下来的,它们与那洁白如棉的锦缎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浣花溪的美丽景色和女子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