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
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
例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
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天意定不尔,变化应须时。
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
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
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
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
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齑。
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
闲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赏析这首诗”,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并重点赏析最后两联,然后回答最后一道小题即可。最后总结全诗的主旨。
拟古三首其一:汉代的刘子骏(汉光)过去没有遇到伯乐,被他的哥哥嫂子所欺骗。
其二: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他将来会修建宫殿,有豪壮的气概成为君王的老师。
其三:中兴消灭了新莽,长剑诛杀赤眉。皇天造了一个人,大小随其资质。
赏析:
《拟古三首》为东汉班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作。
首章写刘子骏(汉光)未遇之时,被人欺瞒;次章写韩王信虽出身卑微却能建功立业;末章写皇帝任用贤臣,铲除奸佞,匡扶天下。
【答案】
译文:
汉代刘子骏(汉光)过去没有遇到伯乐,被他的哥哥嫂子所欺骗。(他)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他将来会修建宫殿,有豪壮的气概成为君王的老师。中兴消灭了新莽,长剑诛杀赤眉。(皇天)造了一个人,大小随其资质。例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赏析:“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两句,诗人借用刘子骏(汉光)未遇之时,被人欺瞒之事来表明自己的遭遇。诗人以“兄嫂”、“屠沽儿”等词语来形容刘子骏(汉光)的身份低微,以此表达自己遭受欺凌的事实。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两句,诗人借韩王信后来建立功名,成就大业之事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充满信心。韩王信虽然地位卑微,但他后来能够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帝王的老师,这正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两句,诗人通过描绘东汉王朝中兴时期,朝廷官员齐心协力消灭王莽的新朝和赤眉军的历史场景来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在汉朝的盛世中,能够有忠诚的臣子辅佐皇帝,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
“天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两句,诗人借用“天意定不尔”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看法。他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由人来决定。同时,他还表示出自己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两句,诗人通过对蠹虫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蠹虫一样,短暂而脆弱,一旦死去就无法再复活。这种观点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闲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两句,诗人借用“闲斋”(指隐居之地)和“圣者师”来表达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修养才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进而成为领袖之才。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两句,诗人通过对“荼”和“饴”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生活中既有苦涩也有甘甜,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和选择。诗人认为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观点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