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称幽隐,登临眺晚晴。
暮云埋落日,寒树夹孤城。
鸟道穿山色,人烟隔水声。
自怜疏散意,多不计浮名。
登阁
小阁称幽隐,登临眺晚晴。
暮云埋落日,寒树夹孤城。
鸟道穿山色,人烟隔水声。
自怜疏散意,多不计浮名。
译文:
在阁楼上可以俯瞰远处的景色。
傍晚时分我登上高楼远望那晴朗的天空。
暮色四合时太阳被云遮住了身影,
冷清的树木环绕着荒凉的城郭。
鸟儿飞越穿过山峰的色彩,
人群在水边隔绝了声音。
自我怜悯疏离了世俗的纷扰,
却常常不把名利放在心上。
注释:
- 小阁:小楼或亭子。
- 称幽隐:显得幽静隐秘。
- 登临眺晚晴:站在高处眺望傍晚的晴朗天空。
- 暮云:傍晚时的云彩。
- 落日: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 寒树:寒冷中的树木。
- 孤城:荒凉的城市。
- 鸟道:指山路曲折如鸟飞过。
- 山色:山峰的颜色、形状。
- 人烟:指人间的烟火气,这里指人群。
- 隔水声:通过水声来隔断人声。
- 疏散意:远离尘世的欲望和欲望。
- 浮名:名利、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阁楼上俯瞰自然美景并抒发个人感情的诗。诗中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站在阁楼上,眺望着黄昏时分的晴空和落日余晖,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诗的后部分转入对自然与人生的感受。“暮云埋落日,寒树夹孤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色四合,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而寒树夹峙在孤城中,营造出了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感觉。诗人用“鸟道穿山色,人烟隔水声”来形容自己身处高处,仿佛能看到远处山间的鸟道,听到远处水边的人的喧哗声,却又感到与世隔绝。最后一句“自怜疏散意,多不计浮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疏远尘世欲望、追求心灵宁静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更注重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