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藏王凤,红日照无寥。
隐隐星攒处,无私镇九霄。
【注释】
1.第二非但曹溪颂:此诗应是作者对曹溪寺的颂歌。曹溪,位于广东省曲江县东北约7千米处。2.王凤: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3.“无寥”:古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本为楚声歌辞,后多用以写秋景,亦用以形容清高绝俗的境界。4.镇:镇守,镇守九霄:即在九重天中镇守四方。5.赏析:这首诗赞美曹溪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感和意境深远的特点。
白云藏王凤,红日照无寥。
隐隐星攒处,无私镇九霄。
【注释】
1.第二非但曹溪颂:此诗应是作者对曹溪寺的颂歌。曹溪,位于广东省曲江县东北约7千米处。2.王凤: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3.“无寥”:古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本为楚声歌辞,后多用以写秋景,亦用以形容清高绝俗的境界。4.镇:镇守,镇守九霄:即在九重天中镇守四方。5.赏析:这首诗赞美曹溪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感和意境深远的特点。
五位颂 其二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 朦朦雾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时镜。 注释 - 偏中正:形容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和状态。 - 夜半天明羞自影:指夜晚的天空明亮,月亮害羞地躲藏其影子。 - 朦朦雾色辨何分:指薄雾笼罩着大地,难以分辨。 - 混然不落秦时镜:指事物浑然一体,如同古代的铜镜一样完整而不可分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在夜晚的状态进行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感
诗句原文: 于道无所证,方通万法路。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月来松色寒,云去青山露。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 译文注释: 在大道上没有什么可以证明的,才能够通向万法的路径。有时明朗,有时昏暗行走,如果不谨慎也不会保护。月亮照在松树上,使得松树的颜色显得寒冷,云彩飘走后山间露出的青山也露出了露水。自古以来通往天台的路,有几个人能够通过呢? 赏析:
``` 诗句原文: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昨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译文: 月亮的圆缺变化曾经询问过长者,石龟用牙齿叼着孩子引来清凉的风。 昨晚我骑木马在潭中经过,在半夜时分看到了金色的太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圆缺曾伸问老翁”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的变化比作一个长者的询问
嫩草疏斜径,山泉带碧流。 文曾要渭水,列士耻庄周。 【注释】 - 嫩草:初长的野草,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疏斜径:弯曲而稀疏的小路。 - 碧流:清澈见底的溪水。 - 文曾:这里指的是文人墨客,通常指那些追求文学艺术成就的人。 - 渭水:即陕西渭河。渭水是一条重要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 列士:指那些有杰出才华和品德的人。 - 庄周:春秋时期哲学家庄周
注释:五位颂 其四 兼中至,雪刃笼身不回避。 天然猛将两不伤,暗里全施善周备。 译文:五位英雄齐声高歌,他们的歌声如同刀剑般锋利,直刺云霄。他们就像天生的猛将,两不伤害,暗中全施善行,准备迎接战斗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五位英雄的战斗诗篇。诗人通过对这五位英雄英勇无畏、勇猛果敢的形象刻画,赞美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诗中的“兼中至”一词,形容这些英雄们技艺高超
注释:五位颂的第五首。 兼中到:指同时具有两种特点,即中庸之道。解走之人不触道:指那些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不会被道路所困扰,不会陷入是非之中。 一般拈掇:一般的取舍。与君殊:与你不同。 不落是非方始妙:不陷入是非之中才算是真正的妙处。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庸之道的赞美和追求。他认为中庸之道是最完美的境界,能够避免是非之扰,达到一种真正的妙境。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原则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有无今古两重关” - 注释:这里指的是哲学上的"有"(存在)和"无"(非存在)的概念,以及历史上的“古今”概念。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存在本质的思考。在佛教中,“有无”是两个极端,代表着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 第二句:“正眼禅人过者难” - 注释:这里的“正眼禅人”是指具有正确见解的修行者
月里无根草,山前枯木花。 雁回沙塞后,砧杵落谁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月里无根草:描述月亮中没有生长的植物或事物,暗喻某种虚无或不实在的存在。 2. 山前枯木花:形容山前的树木已经枯萎,不再开花。 - 译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那些看似扎根于土地之上的植物其实并无根脉,只能随风飘摇。山前,那些原本生机勃勃的枯木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只剩下凋零的花蕾独自绽放。 - 赏析:
注释: - 五位颂 其一:“五位”指的是五位仙人,这里指天上的星辰。 - 正中偏,星河横转月明前:月亮在天空中正中央时,星河(银河)横转而过。 - 彩气夜变天未晓,隐隐俱彰暗里圆:“彩气”是夜晚天空中闪烁的光芒。“夜变”指夜晚的变化。“天未晓”指天色还未亮。“隐隐俱彰暗里圆”意为在昏暗的天空中,星星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和完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空景象。首句“正中偏
注释:五位颂第三首,正中的凤凰在火中坐着,它就是那只金鸡。 玄路倚空通脉上,披云乌道出尘埃。 玄路:黑色的道路。披云:穿过乌云。乌:黑色。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五位颂》的第三首,赞美了五位圣哲的功绩。全诗以凤凰为喻,赞美五位圣人像凤凰一样,在烈火之中,依然能保持其高贵的品格
注释: 1. 无见顶露云攒急:没有看见头顶的露水和乌云聚集。 2. 劫外灵枝不带春:在劫难中的灵树枝头,没有春天的气息。 3. 那边不坐空王殿:那一边没有坐在空王殿中的人。 4. 争肯耘田向日轮:谁愿意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去耕作土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无见顶露云攒急”,描绘了清晨时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诗句原文: 水出崑崙山起云,钓人樵父昧来因。 只知洪浪岩峦阔,不肯抛丝弃斧声。 注释: - "水出崑崙山":指的是从昆仑山脉流出的水,象徵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水。 - "起云":形容水的流动带来了云雾,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 - "钓人樵父昧来因":描述了那些从事捕鱼和砍柴的人们,他们的活动出于生活需要,并非出于追求名利。 - "只知洪浪岩峦阔":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
《第五十二首山菩提颂》是宋代诗人释义青所创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 问路穷途拟进程,绿杨莺语送行人。 译文: 询问旅途是否已到尽头,绿树成荫处传来莺鸟的啼声送别旅人。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通过询问旅途是否已到尽头,表现出对旅程的好奇和期待。绿杨树下,莺鸟鸣叫,为行人增添了几分哀愁。 - 诗句: 牌标五里向君说,莫道当年不指陈。 译文:
【注释】 第三云岩游山颂:大鹏无伴遇天池,师子将儿绝后随。昆崙触犯归行路,一吼吞云万像驰。——大鹏、师子都是神话中的神兽,大鹏是鸟中之王,师子则是兽中之王;昆仑山为神话中的世界名山,这里借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云岩寺的。首联先点明云岩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大鹏无伴遇天池,师子将儿绝后随。”意思是说大鹏在这里没有伴侣,独自飞临到天池边;师子的后代也因它而绝了后辈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四道吾深深颂(注释:第四首诗。吾深深颂,是对这首诗的赞美和敬仰。)——这是整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赞美之情。 骊龙海卧瑞云高,四望归宗万派潮(注释:骊龙在海底沉睡,云雾缭绕在它的上方。四周望去,大海归宗,万水奔腾如潮。)——这是第二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骊龙在海中沉睡,云雾环绕;四周望去
注释:我走尽了千山万水,山路又转高又陡。我多么怀念过去住在云房的日子啊!我贪恋寻味那些古调的单于曲,以及胡人诗歌的韵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