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隐青山瑞气高,梧藏丹凤觑无寥。
无端石马潭中过,惊起泥龙之海潮。
【注释】
曹山: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月隐青山瑞气高,梧藏丹凤觑无寥:青山上月光隐去,显出瑞气,梧桐树上藏着丹凤,它看着四周,没有什么东西。
无端石马潭中过,惊起泥龙之海潮:忽然有一只石马在潭中出现,把水底的泥鳅都吓跑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一诗中的开头部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中国文人对山水景观的基本审美观念。刘禹锡这首出世颂就是以这样的观念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他借景抒情,以写景开篇,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首联写滕王阁的秀美风光。“青山”二字写出了青山秀丽、青翠欲滴的迷人魅力。“月隐”二字写出了月色如钩,照映青山,使青山更显得清幽、美丽。“瑞气”二字则写出了月色如钩,照映青山,使青山更显得秀美、神奇。“梧藏丹凤”,是说梧桐树上藏着丹凤,它看着四周,没有什么东西。这一联写的是滕王阁的秀美环境。
颔联写滕王阁下的石马、海潮。“石马”,即石头做的马,是古时候皇帝出行所乘的车,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无端”二字写出了石马突然的出现,使海潮也为之惊起了。这两句诗通过石马的出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
颈联写石马的出现惊动了海潮。“惊起”二字写出了石马的出现使海潮为之惊起,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神奇和变化。这一联写的是石马出现时的情景。
【译文】
青山上的月亮消失不见了,显出的是瑞气。
梧桐树上藏着一只丹凤,它看着四周,没有什么东西。
突然有一只石马在潭中出现,把它吓得把水中的泥鳅都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