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峰平地成饶舌。
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注释:钟鼓尚未敲响之前就已托起钵盂,雪峰平地成了争辩的场所。当年他一径进入僧堂,看看岩头有什么说法。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的诗,颂赞了一位僧人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甘居僧室,专心修行的精神。
全诗通过对比的手法,以僧与俗、山与林的不同景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位僧侣的形象。
首句“钟鼓未鸣先托钵”是说当钟鼓声响之前,这位僧人已经托起了钵盂。这里的“先”字用得十分巧妙,它不仅写出了僧人的虔诚,也突出了僧人的清贫和高洁。第二句“雪峰平地成饶舌”,则是说雪峰平地之上,僧人的争论声如同滔滔不绝的河水一样,令人难以忍受。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僧人的争论声比作河水,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第三、四两句“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是说当初那位僧人只是径直走向僧堂,没有理会其他人的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位僧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那些世俗之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往往都是徒劳无功的。